閱讀歷史 |

第六百四十七章 朕躬無罪! (第1/2頁)

加入書籤

聽到李洵的這句話,即便是身為帝師的林簡,心裡也隱隱有些發寒。

要知道,這個時候,關中還不曾收復啊……

林相默默低頭,沉默許久之後,才緩緩說道:“陛下,皇長子正是少年慕艾之時,到了北疆之後,見到合心意的少女,並不出奇,現在是戰亂的時候,通訊不便,可能皇長子也是一時從權,所以才不曾上報朝廷……”

“朕不是不讓他與王甫結親。”

皇帝陛下招了招手,讓人搬來一把椅子,請林簡坐下,然後笑著說道:“炎兒他在朝中無職,他的親事知會朝廷或者不知會朝廷,都沒有什麼要緊,只是無論如何,也應該知會朕這個父親才是。”

“他是朕的長子,即便事先不知會朕,事後也應該派人回來,上書詳細說明此時,難道朕這個父親,還會反對他成婚不成?”

林簡聞言,沉默無語。

他深呼吸了一口氣,低頭道:“既是天傢俬事,臣這個外臣,不當過問……”

“天家無私事。”

皇帝陛下臉上的笑意消失不見,他看了看殿中侍奉的宮人,沉聲道:“你們且散了。”

現在跟在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正是曾經去過青州的周振,聽到了皇帝的話之後,周振連忙低頭,對著殿中的宮人們打了個手勢,這些宮人很快低頭,邁著小碎步離開。

片刻之後,所有的宮人統統離開了大殿,就連大太監周振也跟著他們一起離開,殿中只剩下師徒二人。

師徒兩個人,現在都有了些許白髮,皇帝李洵只是兩鬢微微斑白,而林簡林元達,因為這兩年操勞國事,頭髮已經白了大半。

等到所有人都走了之後,李洵自己給自己搬了把椅子,坐在了林簡對面,他看著眼前頭髮斑白的老師,默默的嘆了口氣:“林師,現在殿中已經沒有外人,學生跟你說幾句心裡話。”

林簡仍舊低著頭,不敢抬頭直視天子。

“臣…恭聆聖訓。”

“不用如此。”

皇帝伸手拍了拍林簡的肩膀,語氣有些感慨:“朕幼年在東宮的時候,就是林師教導朕讀書識字,您是朕的蒙學之師。”

說到這裡,皇帝陛下聲音變得有些苦澀:“皇室少有親情,朕對此深有體會,父皇一生強勢,不容東宮稍有逾矩,朕自少年始,便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做了近三十年的太子…”

“為人子者事父乃是天道綱常,父皇無論如何待朕,朕都無有半點怨言,然而朕的諸位兄弟,也對東宮的位置虎視眈眈,自小成年之後,也不曾體會到什麼兄弟之情。”

說到這裡,皇帝看向林簡,低眉道:“從小到大,除卻老八以外,朕在朝中便只與林師一人親近。”

聽到這裡,林簡只覺得渾身都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因為這句話,假的不能再假了。

而皇帝既然把感情牌打到了這種程度,就說明他一定有什麼事情要交給自己辦,而且……絕對是是那種很不好辦的事情!

見林簡不說話,皇帝陛下微微嘆了口氣,繼續說道:“長安失落之時,老八也跟著不知所蹤,現在朝中上下,朕所能倚仗的,只有林師一人了。”

林簡終於聽不下去了。

他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對著皇帝畢恭畢敬的低頭行禮:“陛下若有吩咐,老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皇帝默默搖頭,起身拉著林簡重新坐了下來,苦笑道:“朕知道,林師心中一直在怪罪朕,覺得是朕逼著潼關守軍出關,所以才丟了長安城。”

林簡沉默不語。

皇帝陛下也重新坐在了林簡對面,他深呼吸了一口氣,低聲道:“林師,當初如果朕讓司馬爍在潼關固守,的確可以守住關中,守到齊師道與王甫二人來援,范陽叛軍多半也可以伏法,但是……”

說到這裡,皇帝陛下的表情有些扭曲了。

“但是,如果朕的長安禁軍,面對那麼多節度使當中的一位都要固守待援,即便援軍擊退了叛軍,朝廷也會威嚴掃地,我大周的皇權,就此蕩然無存!”

他聲音沙啞:“那個時候,朕只能搏一搏!”

“司馬爍如果擊退了叛軍,我李家還是天下共主,否則就算等到了援軍,將來也只能是藩鎮割據的局面,與現在…只是朕在長安和在西川的區別而已。”

“朕也無可奈何!”

李洵臉色有些蒼白,他低聲道:“朕不想把這件事,歸罪於先人,但是歷代先皇留下了那麼多藩鎮,父皇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