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五十九章 招安! (第1/2頁)

加入書籤

河西軍雖然初戰陣型大亂,但畢竟是受過訓練的正規軍,在收到撤退命令之後,他們很快後撤。

當他們退到河西軍大營附近的時候,平盧軍也就停止了追擊,讓這些河西軍先鋒營的人,得以退回自己大營之中休整。

在經歷初戰大敗之後,河西節度使蕭承,便坐在自己的帥帳之中,先是召集將領,當著眾人的面把先鋒營將領,尤其是他的侄兒蕭符痛罵了一頓。

等到軍事會議結束之後,蕭承便在自己的帥帳之中,等待另外兩位節度使的到來。

午夜時分,北庭節度使呼延準趕到。

但是兩個節度使坐在一起,說了整整半宿的話,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也沒有見到康東平的影子。

到了第二天中午,河西軍的信使才狼狽回到河西軍大營,跪在了蕭承面前,低頭叩首道:“大將軍,范陽軍…跑了…”

蕭承瞪大了眼睛。

他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著這個信使,良久之後,才聲音沙啞:“你說什麼?”

“屬下等人趕到范陽軍大營,才發展范陽軍早已經不在原先的位置,屬下們沿著他們的蹤跡追尋,才發現他們正在撤回吐蕃的路上!”

這個斥候低著頭,深呼吸了一口氣。

“不止一個范陽軍,屬下等人又去吐蕃人的大營附近查探,發現吐蕃人也已經後撤,而且……”

“撤退的時間,比起范陽軍,可能還要早幾天!”

聽到這兩個訊息,蕭承只覺得頭頂一麻,如同一個霹靂擊打下來,打的他半個身子都麻了。

他呆愣愣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許久沒有說話。

一旁的北庭節度使呼延準,這會兒也有些慌了神,他看向蕭承,咬牙道:“大將軍,這康東平太不是東西了,咱們這樣信他,他居然一聲不吭的就跑了!”

“是那封信。”

蕭承深呼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前些天咱們聚會,有一封邏些城送過來的信,接到那封信之後,康東平就開始不正常了。”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那應該是邏些城德邏贊普退兵的信。”

蕭承咬牙道:“康賊太過可惡,這樣重要的訊息,一聲都不吭,只顧著自己跑路!”

北庭軍只有兩萬多人不到三萬人,家底甚至還沒有康東平雄厚,因此北庭節度使呼延準,說話的聲音也不大,他看著蕭承,低聲問道:“大將軍,咱們現在怎麼辦?”

蕭承面無表情,緩緩說道:“你我兵力加在一起,也就十萬人左右,前些日子打朔方軍還有折損,現在能湊出八九萬人都很難,八九萬人,能夠打贏林三,攻取關中麼?”

呼延準搖了搖頭。

“恐怕不能。”

如果沒有朔方軍存在,沒有平盧軍插手,十萬西北軍還是有機會突破禁軍防線,打進長安城的,但是很可惜的是,現在不僅朔方軍插手,遠在東海的平盧軍,也帶兵進場,在吐蕃人跟康東平都離場的情況下,西北軍造反,已經成了遙不可及的夢。

蕭承也是老將了,因此他很敏銳的看明白了局勢。

這位河西節度使眯了眯眼睛,忽然想起了什麼,聲音沙啞。

“林三……林三!”

“林三一定是知道了什麼,不然平盧軍不會一改常態,直接派兵出來跟咱們硬碰硬,林三…”

蕭承深呼吸了好幾口氣。

“這個後生…厲害啊!”

呼延準坐在蕭承左近,緩緩說道:“大將軍,現在不是感嘆這些的時候了,咱們西北軍需要您拿個主意,不然。”

蕭承坐在帥位上,沉思許久,然後聲音沙啞,緩緩說道:“咱們…殺了李兆,向朝廷遞降書,請求朝廷招安如何?”

造反這種罪過,一般是要誅九族的,絕對不存在和解的可能,但是西北軍力量強大,朝廷不具備誅滅西北軍的能力,只要西北軍上書,朝廷那邊……

多半是可以同意的。

畢竟西北原先就在西北軍手裡,接受西北軍招安,朝廷沒有任何損失。

呼延準愣了愣,然後低聲道:“大將軍,這事…行得通麼?”

“朝廷未必跟林三一條心。”

蕭承低眉道:“咱們向朝廷投降,林三不同意,朝廷也會同意,假如朝廷同意了,林三還要一意孤行,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斷掉林三的錢糧,以及輜重供給。”

“到時候,他林三就成了反賊,而咱們,則是朝廷的功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