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五十七章 炮兵陣列!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一次,不是守城戰!

而是實實在在的正面對沖!

正面對沖,意味著平盧軍火器的優勢,將會大規模降低。

當然了,優勢降低並不是沒有。

現在,平盧軍每一個都尉營都配備一個火器營,也就是說四分之一的兵力是火器營,每一個火器營裡都有至少五門火炮。

有些富裕一些的火器營,會有十門以上的火炮。

這些火炮,已經不是青州火器署最早弄出來的火炮的,而是第二代火炮。

第一代火炮太過沉重,想要拉到戰場上,最少要兩三匹馬,還要十餘人推著才行,而第二代火炮,已經完成了小型化,底座從銅製的變成了木製的,重量大大降低,只要一匹馬,兩個人,就可以投送到戰場上。

也就是說,平盧軍的火炮,已經完全軍事化了。

除了火炮之外,平盧軍的火銃也更新到了第三代,現在的火銃相比較從前,射程威力以及安全程度,都大為降低。

之所以平盧軍火器會迭代的這麼快,主要是因為有林昭的指導思想存在。

武器迭代更新,最主要的推動因素,往往是在戰爭中吸取的經驗教訓,這就導致了武器迭代的速度極慢,畢竟不是每天都在打仗,有些需要幾十年上百年才能見到效果,而林昭不一樣,他很清楚火藥武器發展的前景是什麼樣,他能夠非常精確的給火器署的工匠指引方向。

再加上火器署匠人的待遇非常之好,獎勵制度也是整個平盧軍中最齊備的,因此平盧軍的火器,才能夠在兩三年時間就迭代一次。

這還是因為林昭是文科生的原因。

假如他是武器專業的工科生,手下又有這麼龐大的勢力,現在整個越王集團,說不定已經全面進入蒸汽時代了。

在雙方對沖的情況下,火銃之類的只能打兩三發,就要進入貼身肉搏,但是火炮卻是可以遠距離攻擊的。

趙歇是與裴儉一樣,第一批接觸火器的人,也是推動火器軍事化的先驅者之一,對於火器營的運用,已經是當世最頂尖的將軍之一,當與河西軍距離還有五里左右的時候,他就命令麾下二十個火器營的火炮,擺成炮兵陣列,在後方列陣。

而其餘平盧軍,繼續有序前進。

此時,河西軍也在向平盧軍方向推進。

雙方選擇在野外野戰。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面對平盧軍,不管是攻城還是守城,都沒有太大用處。

如果據城而守,就會成為平盧軍火器的靶子,而平盧軍的火藥,也可以炸開城門。

野外野戰,是對付平盧軍最好的辦法!

河西軍鎮守西北,已經好幾代人,常年與吐蕃人以及突厥人打交道,這些河西軍極為悍勇,收到了命令之後,大約五千人的河西軍先鋒營,朝著平盧軍陣營衝鋒而來。

而河西軍的騎兵,則一分為二,進入平盧側翼襲擾。

雙方只剩下了兩三里的距離!

這個距離,對於大兵團來說,已經不是臉貼臉那麼簡單了,甚至可以說是血肉交融了!

想來沉穩的趙歇,親自坐鎮前軍,確認了河西軍先鋒營的位置之後,他大手一揮,開口道:“炮兵營,準備開炮!”

青州火炮的最大射程,在三公里左右,一般也就是兩公里的射程,三里的距離,早已經進入火炮的攻擊範圍之內。

這是青州火炮,第二次正式顯露在人前。

上一次火炮露面,還是在太原城,林昭帶著四門火炮,轟了太原城整整一天。

當時林昭帶著的四門火炮,是青州火炮中最大個的,比起現在列裝的火炮,威力其實要大上不少。

但是現在,則是勝在數量眾多!

火器營裡的炮兵,平時訓練的時候,練炮是基礎科目,此時趙歇一聲令下,他們立刻開始填裝炮彈!

趙歇一聲令下。

“開炮!”

二十個火器營,一百多門炮,同時開炮!

雖然,此時的青州火炮,遠沒有後世火炮的威力,用的也是實心鉛彈,不可能在人堆裡爆炸,但是一百多門炮一同開炮,威力已經極其駭人!

一百多顆鉛彈,同時落入河西軍的先鋒軍中,只一個瞬間,至少有兩三百人死在了火炮之下!

更要命的是,同時這麼多人倒下,陣型立刻就會亂起來,一旦陣型慌亂。免不了發生踩踏事件!

另一邊,一身甲冑的越王爺,站在趙歇身邊,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