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三十八章 關中計劃! (第1/2頁)

加入書籤

因為西北戰事吃緊,朝廷動作的速度還是很快的,到了第二天,朝廷詔書的流程就走完了,然後司宮臺的人帶著這道詔書,六百里加急送往了青州。

青州距離長安兩千裡左右,在第四天,這道詔書就被送到了林昭手裡。

林某人看了這道詔書之後,眯著眼睛笑了笑,笑得很是開心。

有了這道詔書,就意味著,他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名正言順的進入關中,將來…

將來,甚至可以藉著朝廷的名義,名正言順的掃清天下勢力,將權柄再一次收歸“朝廷”。

不過彼時的朝廷,李家人說話還算不算數,就是未知之數了。

接到詔書之後,林昭很快把沈徽請了過來,給沈徽看了詔書之後,越王殿下呵呵一笑:“當初請先生到青州理事的時候,先生數次勸我,要我把越王府搬到幽州去,如今本王準備把越王府搬到長安去,先生以為如何?”

沈徽放下這道詔書,看向林昭,神色有些複雜。

“朝廷能下這道詔書,說明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不過王爺您也要當心,長安城裡未必就沒有危險,您也說過,長安已經有火藥司了。”

“這個我自然清楚。”

林昭眯著眼睛笑了笑。

“不瞞先生,長安火藥司的那個總匠師,還是青州火器署出去的人,真不知道朝廷是怎麼想的,我這裡出去的人,他們竟然用的這麼放心。”

長安火藥司建立的根基,是皇帝拿出來的火藥方子,以及皇帝從青州招攬過去的一個匠師。

目前,長安火藥司的所有東西,基本上都是這個匠師弄出來的。

而這個匠師,是銅錢衛的人。

因此,對於長安火藥司的瞭解,林某人恐怕比火藥司司正李煦還要深刻一些。

“長安火藥司的水平,還是我們青州火器署四五年前的水平,再加上長安禁軍沒有用過火器實戰,戰鬥力很是堪憂。”

林某人低眉道:“我們進了關中,那麼長安的這個火藥司,就是替咱們設立的了。”

沈徽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王爺您,準備帶多少人西進?”

“幽州軍要防備契丹,而且上一次幽州軍傷亡不小,現在還沒有補全建制,我的意思是,幽州軍就暫且不動了,我帶著青州剩下的所有兵馬,以及棣州軍還有半個太原軍,加起來,也能湊個六七萬人。”

“這麼多人…”

林三郎淡淡的說道:“也差不多夠了。”

沈徽微微點頭:“咱們平盧軍之中,以幽州軍最強,不過其他軍隊也需要歷練,不能老是用一個幽州軍,如果這一次王爺能夠旗開得勝,那麼青州軍與太原軍,將來都堪用了。”

林昭啞然一笑:“怎麼?在昭明先生眼裡,棣州軍就一直不堪用?”

“只要是平盧軍,都堪用。”

沈徽微微抬頭看向林昭,開口問道:“王爺您,還要親自帶兵?”

“不止。”

林昭指著桌子上的詔書,笑著說道:“天子詔我進京述職呢,算起來,我這個平盧節度使,已經好些年沒有回朝廷面君了,這一次正好藉著這個機會,回長安見一見天子。”

沈徽皺眉。

“王爺,這樣恐怕有些危險…”

“沒有什麼危險的。”

林昭淡然道:“我帶兵進關中,朝廷不敢貿然對我動手,況且現在是朝廷有求於我們,除非他們願意用半個長安城來給我陪葬,否則絕不敢對我動手的。”

“再說了…”

林三郎緩緩說道:“現在已經過了年,我兒林青已經十一歲了。”

沈徽臉色微變,低頭道:“王爺切不可作如此想,最起碼十年之內,平盧軍都是離不開您的。”

“放心。”

林昭拍了拍沈徽的肩膀,笑著說道:“我即便進長安,也會帶人進去的,朝廷求著我們辦事,自然要按照咱們的規矩來。”

沈徽嘆了口氣,知道沒有辦法改變林昭的想法,他開口問道:“王爺您這一次出征,還是讓裴大將軍隨行?”

林昭搖了搖頭,嘆氣道:“裴叔年紀大了,受不起折騰了,我這一次帶趙歇一起去。”

說到這裡,林昭笑著說道:“其實這場仗,沒有什麼好打的,不管是長安禁軍,還是西北叛軍,都不會是我們平盧軍的對手。”

越王殿下眯了眯眼睛,緩緩說道:“現在擺在咱們面前的是,咱們如何才能平穩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