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個條件 (第1/2頁)

加入書籤

契丹,幽州軍大營。

此時,距離上一次大戰,已經過去了七八天時間,這七八天時間裡,耶律灼數次派人到林昭帳中請和,但是林某人都沒有怎麼見,即便見了,態度也十分強硬。

不過這一次,耶律灼沒有敢親自到幽州軍大營裡來。

因為…他擔心林昭直接把他弄死。

這個時候的幽州軍,已經有殺死契丹可汗的本事與底氣了。

經過七八天的休整,那場大戰中受傷的幽州軍將士,能救過來的都已經傷勢穩定,救不過來的也都已經去了。

而裴儉,則是日日操練那些契丹俘虜,想透過馴服這些俘虜,強化幽州軍的六個騎兵都尉營。

這一天,休整了八天的幽州軍,再一次開拔,向著契丹王帳方向,推進了五十里。

到了傍晚時分,契丹使者就慌了,他來到林昭的帥帳之前,苦苦哀求林昭,與耶律灼再見一面。

林某人理都沒有理會這個契丹使者,只是透過已經回到身邊的趙成傳話。

“讓耶律灼親自來見我。”

這一次傳話之後,幽州軍繼續北進。

兩天之後,已經極其逼近契丹人的王帳。

好在契丹無有定城,林昭等人逼近之後,契丹王帳也隨之北遷,被趕到了更北邊的地方。

與此同時,契丹人放棄了與突厥人的對峙,耶律灼將邊境的兩萬契丹兵馬,調回了王帳附近。

而在這個時候,突厥人自然也知道了林昭大勝契丹人的訊息。

突厥再一次派出使者,趕到幽州軍軍營附近,請求與幽州軍聯手,覆滅契丹。

可能是因為上一次的“美人計”沒什麼用,這一次突厥的使者,便不是那個藍嫣公主了,而是一個漢話說得很好的胡人。

這個突厥使者到了之後,林昭沒有再擺架子,很快見了這個使者一面,只是因為時間緊急,沒有達成什麼統一意見。

在林昭約見突厥使者之後的第二天,耶律灼終於坐不住了。

這位契丹可汗,坐在自己的王帳之中,讓人把自己的長子耶律閔叫了過來。

契丹人成婚早,耶律灼雖然才三十歲出頭,但是長子已經十六歲了。

耶律灼看著眼前已經極其高大的兒子,沉聲道:“我要去周人的大營一趟,這一趟…”

“未必能夠回來。”

耶律灼神色憔悴:“但是為了契丹諸部,為父又不得不去試一試,為父若是回不來,你便是契丹諸部的可汗。”

“你繼位之後,立刻帶著族人北遷。”

耶律灼聲音沙啞:“二十年之內,都不要想著再回來,最好…最好等到越王昭老死之後,再嘗試回到故地。”

耶律閔跪在自己父親面前,垂淚道:“父汗,讓兒子代您去罷。”

耶律灼搖頭,上前攙扶自己的兒子,開口道:“你還年輕,你活著,身邊又有數萬契丹勇士,將來大事可期。”

耶律灼目光幽幽:“古往今來,中原漢人的確有威不可當的時候,但是漢人不善騎射,更不熟悉北疆的環境,即便他們再如何兇猛,咱們只要往北邊避一避,他們便無計可施了。”

“拖個一代人兩代人,咱們契丹人還能夠東山再起。”

耶律灼這句話,可以說是一點沒說錯。

事實上,中原王朝與北邊異族糾纏了兩千多年,不是沒有壓過異族的時候,但是機動性相差太多,再加上交通問題,糧道問題,堪輿地圖問題,兵源運輸問題。

種種問題交雜在一起,導致中原王朝能贏,卻不能一勞永逸。

林昭也是如此。

他可以設伏埋伏契丹人,卻沒有辦法追上契丹人,這個時候往北邊追趕,也只是裝模作樣,嚇唬嚇唬人而已。

事實上,除非林某人弄出皮卡車加上馬克沁,否則很難永久性的解決北疆的問題。

“好了。”

耶律灼拍了拍兒子的肩膀,低眉道:“林昭未必會殺為父,為父只是防範於未然。”

交代完兒子之後,耶律灼又召集了一眾手下,把兒子交給了他們,然後這位契丹可汗,帶著十幾個屬下,來到了幽州軍軍營裡。

這一次,林昭沒有拒絕見面,很快,這位契丹可汗,就來到了幽州軍的帥帳之中,他看向林昭,神色複雜。

許久之後,耶律灼對著林昭深深作揖。

“越王兄,小弟輸了。”

林昭坐在椅子上,看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