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九十四章 帝王之術 (第1/2頁)

加入書籤

相比於長安,紛繁錯亂而又複雜無比的局勢來說,青州這邊的局勢就要明朗很多了。

在突厥公主強行賴在青州一個月左右的時候,契丹那邊也派了幾個使者到了青州。

並且,這些契丹使者不是空手來的,他們帶來了整整一千頭羊,二百頭牛,這是契丹可汗耶律灼送給林昭的“私人禮物”。

林某人也開心的接收了這份禮物,然後便不再搭理雙方的使者,交給了節度使府去統一接待。

另外一方面,清河崔氏的“加盟”,也讓青州原本急缺的基層文官,不再那麼緊缺。

清河崔氏的一些旁支年輕人,以及清河崔氏的一些門人,開始進入青州體系的基層工作。

這就是林昭的高明之處了。

不管是什麼樣的身份,哪怕是清河崔氏的嫡子,到了青州之後,也只能從基層的小官做起,因為現在的青州高層,沒有任何清河崔氏的勢力,清河崔氏也就不可能透過聚攏在某個人麾下抱團。

等過個三年五年,乃至於更長時間之後,這些清河崔氏的人從底層爬上來的時候,也已經不太可能在青州集團中形成太過龐大的勢力了。

最多,也就是在青州集團中再起一個小山頭而已。

這個山頭,不會超過青州本地計程車族勢力,更不會超過南陽趙家寨在青州集團中的勢力。

在突厥人與契丹人在青州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直在滎陽鄭氏待著的鄭涯,終於回到了青州。

對於這個大表哥,林昭還是有些感情的,鄭涯剛回到青州,林昭便親自把他請到了越王府裡,在越王府裡擺了一桌酒席,兄弟倆坐在一起,把酒暢飲。

林昭舉起酒杯,敬了鄭涯一杯,笑著說道:“我還以為大兄要留在滎陽,再不出來了呢?”

按照鄭通等人的意思,將來鄭涯,是要做滎陽鄭氏的家主的。

鄭大公子回滎陽住了好幾年時間,這會兒滿口滎陽話,放下酒杯,對著滎陽笑道:“我這個憊懶性子,本來是不準備再出來做事的,不過二叔與姑母前些日子回了滎陽,二叔就勸我回到青州,在三郎手下再謀個差事幹幹。”

他對著林昭擠了擠眼睛,促狹一笑:“二叔說,三郎你馬上就要插旗自立了,我現在回來,將來說不定還能混個開國功臣的身份,這樣也算給兒孫做了些事情。”

林昭有些無語,搖頭道:“二舅又在胡說八道,我什麼時候說要立國了?”

“趁現在長安大亂,北邊兩個異族又打的不可開交,三郎便沒有這方面的心思?”

“突厥人與契丹人也不是傻子。”

林昭搖頭,低眉道:“別看他們兩家現在在青州吵得不可開交,一副水火不容的模樣,但是北邊契丹與突厥的衝突,已經沒有先前那樣劇烈了,現在就是嘴上功夫而已。”

“那長安城呢?”

鄭涯笑著說道:“連我都聽說,長安城裡的那些宗室不老實,要聯合起來,把現在這個李家皇帝弄下去,一旦長安城內亂,那些觀望的節度使們,多半就坐不住了。”

“三郎你在太原之戰後,便是天下最有本錢的節度使了,這個時候,你不心動否?”

“待時而動罷。”

林昭眯了眯眼睛,開口道:“真的天下大亂了,該追一追那隻鹿的時候,我也會去追。”

說著,他端起酒杯,與鄭涯碰了碰,笑著說道:“說起來,大兄回來的正好,我現在還缺一個幽州刺史的人選,本來是想從青州士族中選一個,大兄來了我便不操心了。”

“大兄願為幽州牧否?”

“好啊。”

鄭涯看向林昭,笑道:“連幽州牧都說出來了,你還說你沒有野心!”

幽州牧,才是幽州的最高長官。

只是州牧總領軍政,後來朝廷便不設州牧了,而是文官設刺史,武將設將軍。

林昭說出這一句“幽州牧”,也是半開玩笑的性質,實際上他並沒有任命州牧的“權力”。

“開個玩笑而已。”

林昭微笑道:“我還真缺一個幽州刺史,大兄如果不嫌棄這個差事低微,在我這裡住一個月,下個月就去幽州走馬上任。”

“好啊。”

鄭涯敬了林昭一杯,笑著說道:“聽說你那個便宜老丈人跑到青州來,給他們家姑娘佔場子了,我們這些鄭家人,可不能讓他們這些崔家人獨領風騷。”

鄭涯這個人,雖然是正兒八經的世族中人,但是他六七歲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