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三十二章 諡號與新君 (第1/2頁)

加入書籤

永德八年年末。

大行皇帝暴斃整整一個多月以後,朝廷終於在宰相曹松的主持下,開啟了大朝會。

此時,那位大周開國以來第一個被刺殺身亡的天子,已經下葬帝陵,他的帝陵被稱為衛陵。

至於這位皇帝的諡號,禮部的官員們擬了幾個出來,就等著大朝會拍板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大周幾乎所有的皇帝,死後都有廟號與諡號,哪怕是那位荒唐無道的靈皇帝都有廟號,但是對於這位丟了長安城,導致大周國運急轉直下的皇帝,朝廷上下的官員,已經預設不給他上廟號了。

這是大周開國以來,第一個沒有廟號的皇帝。

這一次大朝會,場面不小,除了政事堂的幾位宰相主持局面之外,越王林昭與慶王齊師道,統統到場,只不過兩位節度使到場之後,便站在一旁閉目養神,不曾參與進文官們的激烈討論之中。

一眾禮部官員,與政事堂的幾個老夫子們爭吵了半晌,最終才給已經下葬許久的皇帝李洵,定下了諡號。

這位在位近十年的皇帝,諡曰平。

布綱治紀曰平。

克定禍亂曰平。

這個諡號,是一個平諡。

對於皇帝來說,一般只要不是做得太過分,翹辮子之後,臣子們都會捏著鼻子給一個美諡,畢竟皇帝的後代還會是皇帝,多少要給一些面子。

因此對於皇帝來說,平諡其實就是惡諡了。

之所以李洵會有這個待遇,一方面是因為他這些年確實沒幹什麼人事,再加上國運在他手中衰頹,他生前沒有人敢說什麼,死了之後難免要說他兩句。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

如今,丹陽長公主那邊已經給出了“主少國疑”的說法,也就是說這位皇帝的兒子們,很難繼續做皇帝了。

沒有後代子孫給他撐腰,這些大臣們當然要拿捏一下。

確定了平皇帝的這個諡號之後,時間已經到了中午,宮裡的廚子們給備好了飯食,諸位大臣們便在宮裡用飯。

到了午後,大朝會便繼續進行下去。

主持大朝會的曹松,先是看了一眼林昭,又看了看在一旁默不作聲的齊師道,然後他看向殿中的諸臣,緩緩開口:“諸位。”

曹老頭咳嗽了一聲,聲音低沉:“自康賊作亂以來,國家不寧,雖然幾位節度使奮力戡亂平叛,但是四夷環飼,對我大周虎視眈眈。”

“康賊投奔吐蕃,吐蕃贊普,至今不肯交人,也未曾給大周任何說法。”

曹松說到這裡,沉默了片刻,繼續開口道:“如今這個局面,朝廷需要一個主心骨,若擇幼主,恐有主少國疑之患。”

曹相看向兩位節度使,聲音低沉:“這件事,老夫與兩位王爺也商量過,兩位王爺都是這個意思,因此老夫提議,從成年宗室之中擇取新君。”

此時,一些訊息靈通的官員,早已經知道了這件事,那就是新帝不再從諸位皇子之中選擇,但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那麼訊息靈通,曹松這番話一說出口,還是有不少官員為之譁然。

另一位宰相黃笙,也默默站了出來,環視殿中官員,開口道:“諸公,曹相所言,句句切合情理,如今的大周,需要一個有為之君,才能一掃頹勢,若……若擇幼主,恐范陽之亂再現。”

其他幾位宰相紛紛發言,算是給這場大朝會定了調。

隨著幾位宰相一一發言,基本上就確定了,先帝李洵的兒子們,已經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

當然了,這個結果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接受的。

在場的官員之中,立刻就有人跳出來反對,有的人氣的臉紅脖子粗,直接站出來指著曹松,罵他是禍國的逆賊。

這些官員,多多少少與先帝,或者先帝的後宮妃嬪們,有一些關係,有些乾脆就是先帝的小舅子。

事關切身利益,這些人當然要站出來跳腳了。

不過,這些人畢竟在朝堂上只是極少數。

他們改變不了任何事情。

曹松等宰相的建議,很快就被定了下來,然後大朝會進入下一個議程。

那就是…推舉新帝人選。

現在,未成年的皇子,已經失去了繼承帝位的資格,那麼剩下來的,便那些已經成年的宗室。

這些宗室裡最熱門的人選,主要是中宗皇帝的兒子們,也就是先帝李洵的兄弟們。

中宗皇帝子嗣興旺,有十幾個兒子,現在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