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復從前長安 (第1/2頁)

加入書籤

永德八年六月初七,宋王在宋王府中薨逝。

天子親自下令舉哀,皇城之中很快掛起白幡。

老王爺這輩子,沒過過什麼苦日子,也沒有幹過什麼壞事,平日裡就喜歡吃吃喝喝,舞文弄墨,因此他在長安城裡的人緣還不錯,宋王府剛掛起白幡,擺好靈堂,立刻就有人上門弔唁。

世子殿下跪在靈堂裡,雙目發紅,一動不動。

很快,太子李炎到場,代表天家給老王爺磕頭。

按照李煦與皇帝的關係,他爹死了,皇帝可能也會親自到場,只不過皇帝出宮需要一系列程式,這會兒天子還沒有到。

李炎給老王爺的靈位磕頭之後,便跪在了李煦身後,披麻戴孝。

這位太子殿下,對著李煦低聲道:“八叔,平盧軍有動作,到現在已經往崇仁坊裡增派了一個都尉營,除此之外,崇仁坊附近的幾個坊,也都派了人手……”

李煦本來正在傷心,聞言回頭看向李炎,聲音沙啞:“什麼時候的事情?”

這兩天時間,因為老王爺病危,他一直待在宋王府裡,沒有過問外面的事情,一直到現在,他才知道平盧軍的動作。

“昨天開始的…”

李炎低著頭,咬牙道:“知道叔祖病重,便沒有敢打擾八叔。”

世子殿下跪在原地,沉默許久,然後默默起身,看向了身邊的一個兄弟,開口道:“二郎,你替我跪一會。”

李煦在同輩裡行八,但是在家裡卻是老大,此時是在宋王府中,他自然就是大哥了。

一旁的二公子李覓,立刻上前,跪在了李煦的位置,給來磕頭的賓客磕頭還禮。

李煦起身之後,看了李炎一眼,開口道:“殿下隨我來。”

李炎眼珠子轉了轉,也從地上爬了起來,跟在李煦身後,來到了宋王府的後院。

在一處涼亭下面,叔侄二人相對而坐,李煦默默的看向李炎,聲音沙啞:“殿下詳細跟我說一說,平盧軍都有哪些部署。”

李炎連忙點頭,把平盧軍這兩天的動作,詳細跟李煦說了一遍。

一身孝服的世子殿下,坐在原地,微微闔眼,語氣裡滿是疲憊。

“他一定是察覺到了什麼。”

李煦聲音沙啞。

“或者是…你那個岳父,私底下跟他有溝通。”

“不可能。”

李炎連忙搖頭,開口道:“八叔,岳父他…與林三不怎麼對付,早先打洛陽的時候,兩個人就有齟齬,昨天平盧軍調兵的時候,河東軍還跟平盧軍在城裡有小規模的衝突,還……還動了手。”

李煦面無表情:“陛下那裡怎麼說?就這麼看著林昭,在長安城裡為所欲為?”

“父皇…父皇派了周振,去了一趟越王府,不過看來沒有什麼效果,聽…聽司宮臺裡的人說,林昭直接跟周振說,如果朝廷覺得平盧軍有什麼不對,平盧軍可以立刻退出長安,甚至……退出關中。”

說到這裡,李炎壓低了聲音,開口道:“八叔,父皇最信您,如果這個時候您能勸得動父皇,乾脆就給平盧軍下旨,讓他們離開長安,回青州去……”

李煦聞言,大皺眉頭。

他抬頭看了一眼自己的這個侄子,開口道:“殿下,陛下雖然有時候有些……但是並不蠢笨。”

“這個時候,河東軍掌握長安北城,聖人全靠平盧軍,才能制衡河東軍,朝廷才能維持,假如平盧軍真的離開長安…”

李煦深呼吸了一口氣,淡淡的說道:“難保你那個岳丈,不會生出什麼別的心思。”

“他又不是沒有兒子。”

李炎張了張口,但是一句話都沒有說出來。

是他……太急功近利了。

於是乎,這位太子殿下站了起來,規規矩矩的對李煦低頭道:“八叔,您不是要對付林昭麼?”

“對付林昭,是要他死在長安。”

世子殿下面無表情:“而不是讓他帶著自己的平盧軍,安然無恙的離開長安。”

“只要他死在長安城,死在你那個岳丈的手裡,平盧軍與河東軍立刻就會大規模衝突,到時候你那個岳丈即便取勝,也無力獨自掌握長安。”

“屆時朔方軍入場,便能控制住長安城,那時候的長安,才是咱們李家的長安,才是……”

他抬頭看向李炎,面色平靜:“才是殿下的長安。”

“不過,這都是理想狀態。”

李煦低眉道:“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