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百四十四章 林相罷工 (第1/2頁)

加入書籤

還有六天,朝廷就會開始迴歸長安之後的第一次朝會。

事實上,這也是三年以來第一次朝會,朝廷從長安搬到西川之後,皇帝陛下就有些心灰意冷,基本上沒有怎麼開過朝會,即便是有什麼事情,也是把林簡叫到行宮裡商議。

如今,長安朝廷時隔三年之後,重新開啟朝會,意味著李周朝廷將會正式恢復職能。

很可惜的是,現在的李周朝廷,已經不是三四年前那個“主權”朝廷了,這個看起來仍舊金碧輝煌的朝廷背後,隱隱約約站著三個巨大的陰影,三個陰影各自伸出一隻手,將長安城捧在中心。

得到了朝廷即將重開朝會的訊息之後,林昭在自己家裡準備了一番,在當天傍晚,便準備了一些禮物,來到了平康坊。

傍晚時分,林簡已經下班回家,得知林昭到訪之後,立刻讓人把林昭請了進來,林昭進了平康坊林家之後,先是左右看了看,然後就在林家的正堂裡,見到了兩個長輩。

“侄兒拜見叔父,叔母。”

林簡擺了擺手,搖頭道:“不必客氣,進來坐罷。”

長安陷落的三年時間裡,平康坊的林家也遭到了不少破壞,好在林昭進了長安之後,便第一時間讓人修復了這座林府,等林簡一家人回到長安之後,林府早已經恢復如新,也順利住了進去。

不過林家現在還沒有一家團圓,只有一家三口人住在這裡,幼子林湛還沒有趕回長安。

三個人進了林家的正堂坐下,林夫人親自給林昭倒了杯茶水,林昭雙手接過,笑著低頭:“多謝叔母。”

“三郎太客氣了。”

說著,這位林夫人看向林昭,問道:“對了三郎,聽說朝廷給你家賜了個宅子,是崇仁坊的廬陽王府。”

林夫人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輕聲道:“廬陽王一家人丁稀薄,在西川的時候血脈便絕了,這處宅子很是不錯,三郎怎麼沒有搬進去,仍舊住在長興坊?”

作為長安的貴婦人之一,林夫人對長安情況的瞭解,顯然比崔芷晴要詳盡很多,而作為林昭的叔母,他也很關心自己這個侄兒的“利益”。

“不著急。”

林昭微笑道:“在長興坊住的慣了,一時半會之間也不太想搬家,再說了,侄兒現在還是國公,搬進王府裡未免有些僭越,可能會惹人口舌。”

“長安城裡,現在睡敢嚼三郎的舌根。”

林夫人微笑道:“我都聽說了,再過幾天朝會,三郎應該就會封王,到時候這個廬陽王府,還有些屈了你。”

林昭如果封王,多半是受封越王,也就是所謂的一字親王。

而廬陽王府,是個郡王府,理論上來說,的確有些對不住林昭的爵位。

聽到這句話,主位上的林簡皺了皺眉頭,開口道:“三郎不搬進去,自然有他的考量,再說了,現在只有他與崔姑娘住在長安,搬不搬也無關緊要。”

林夫人被丈夫說了一句,當即不再言語,她站了起來,看了一眼叔侄倆,然後又對著林昭輕聲道:“聽說三郎身邊那個崔家姑娘,已經懷了身孕,有時間可以讓她來我家走一走,你家裡沒有女人,我這個做叔母的,也能照顧照顧她。”

林昭連忙起身,對著林夫人低頭道:“多謝叔母,我回去就轉告六娘,讓她常來平康坊走動。”

“好。”

林夫人滿臉笑容,開口道:“三郎很了不起呢,納了個清河崔氏的姑娘進門,說出去,我這個做叔母的臉上也有光彩。”

聽到這句話,林昭有些尷尬的咳嗽了一聲,沒有接話。

沒有辦法,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價值觀,無論男女,都會以家世門楣看人,林夫人是林家的媳婦,她的侄兒納了個崔家的“妾”,也是她出去炫耀的資本。

本來以她的身份,要與林昭家裡走動,也是跟林昭的妻子謝澹然走動,但是崔芷晴畢竟出身極好,再加上林昭如今也今非昔比,所以她才會主動要照顧崔芷晴。

這種事情,無關善惡,只是這個時代的價值觀與林昭有些不太一樣而已。

“好了,你們叔侄倆慢慢聊,我去讓人給你們準備酒菜。”

說罷,她就踱步走了出去。

等她走遠之後,林昭才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婦道人家,有時候說話不怎麼中聽,三郎莫要放在心裡。”

林簡知道自己的這個侄兒與崔芷晴感情極好,因此出言替自己的夫人辯解了一句。

林昭搖了搖頭,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