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百三十四章 天子無私地 (第1/2頁)

加入書籤

回到長安之後的幾天時間裡,林昭基本上沒有怎麼出門,一直在研究鄭通給他送來的,關於當年那樁大案的資料。

二十多年前,如日中天的尚書令鄭溫,一夜之間被抄家,隨後只過了三四天時間,便被拉到了西市街問斬,事前幾乎沒有任何先兆。

就連當初幾乎全面執掌朝廷的鄭溫本人,也沒有覺察到不對勁。

因為當時動手的,是司宮臺。

司宮臺衝到鄭家,抄了家之後,把鄭家老小押送刑部大牢,然後正值盛年的天子召見了當時的刑部尚書,隨後刑部以最快的速度定案,只用了三天時間,便要了這位尚書令的性命。

刑部幹完了這件“髒事”之後,司宮臺又到刑部銷燬了這件案子的所有卷宗,以至於後來人想要查這件事情,都查無可查。

此後鄭通等鄭家的後人,做生意發家之後,重新回到長安城,便一直在暗中查訪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但是因為朝廷對這件事的全面封殺,導致鄭通這個當事人也只能查到一些一鱗片爪,很難窺見全貌。

林昭的書房裡,鄭通把最後幾封信擺到了自己外甥的面前,開口道:“三郎,這些就是我能夠找到的最後的證據了。”

這位鄭家的二爺微微低頭,開口道:“當時是司宮臺的人,衝進我家裡,抓了我們一家人,後來我多方打聽,才知道我們一家人被抓進刑部之後,李沅在太極宮召見了六部九卿,以及當時政事堂的幾個宰相,在太極宮就給我父定了罪。”

鄭溫一案,朝廷裡是有內外兩個說法的。

對外的說法是宰相鄭溫貪墨鉅額錢款,被人舉發到刑部之後,入獄獲罪。

而皇帝召見六部九卿的時候,是有一個內部說法的。

內部說法就是,尚書令鄭溫,暗中勾聯廢太子後人,意圖不軌!

是這個潑天的罪過,才把當時如日中天的尚書令拉下了馬。

鄭通擺在林昭面前的,就是當年六部九卿之中的幾位,在互相通訊的時候提及了此事,被鄭通花了大功夫查訪到。

林昭看完這幾封信之後,默默坐在原地思忖許久,然後他抬頭看向鄭通,開口道:“舅父,這上面說,當初外祖之所以獲罪,是因為…勾聯廢太子,這件事,屬實否?”

鄭通坐在林昭的對面,微微搖頭:“我不知道,當初我也才二十歲左右,朝中的事情,父親從來不跟我們說,大兄或許知道一些,但是大兄他……”

“在那場變故之中罹難了。”

鄭通所說的大兄,就是鄭溫的長子,鄭涯的父親。

說到這裡,鄭大老闆沉聲道:“不過按照我對父親的瞭解,他老人家應該不會做這種不智之事,多半是因為功高震主,被李沅所忌憚,才……”

“只可惜,衛忠失蹤了。”

林昭微微低頭,開口道:“衛忠是在楚王府就跟著先帝的潛邸之人,先帝即位之後,也是他重組司宮臺,這件事的前前後後,他都是親身參與之人,如果他在長安……”

先帝病故之後,衛忠便去給先帝看皇陵去了,只是後來他被范陽叛軍給擄了去,隨後就失落在亂軍之中,不知所蹤了。

鄭通微微眯了眯眼睛,開口道:“不過……”

“不過大郎曾經與我說過,出事之前,父親的書房裡來了個尚在襁褓之中的嬰兒,他還見父親抱過這孩子,但是這孩子只在家裡待了幾天,便無影無蹤了。”

他說的大郎,是鄭溫的長孫鄭涯,也就是林昭的那個大表哥。

鄭通低聲道:“當時,大郎他在家裡最受寵,只有他一個人能進出父親的書房,就連大兄也不行。”

“因此,家裡就只有他一個人見過這孩子。”

林昭低頭思索。

“舅父的意思是,這個襁褓之中的嬰兒,可能…可能與廢太子有關?”

“即便有關。”

鄭通面無表情,開口道:“即便有關,一個孩子又能做什麼?李沅就是要找一個藉口來屠戮功臣而已,這樁案子,翻不了天。”

“司宮臺。”

林昭低頭思索了一番,然後開口道:“我曾經被衛忠帶去過司宮臺,沒有記錯的話,司宮臺有一個庫房,專門存放卷宗,長安破城的時候,司宮臺只來得及帶走了一部分卷宗,還有一部分被范陽叛軍給毀了。”

“現在司宮臺已經回到了長安城,我這兩天去一趟司宮臺,查一查這件事。”

鄭通抬頭看向林昭,開口道:“只是…司宮臺是天子私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