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百一十二章 找個順眼的 (第1/2頁)

加入書籤

林昭的兒子林青,只比齊宣的這個女兒大了一歲左右,按照兩家人之間的關係,這門親事的確可以定下來。

不過現在林昭的身份不太一樣,齊宣聽到這句話之後,與夫人對望了一眼,然後對著林昭苦笑道:“三郎…如果咱們還在太學的時候,這門親事我立刻就能許給你,但是現在不太一樣了,我……須得回家問一問父母。”

倒不是說齊宣與林昭的感情淺淡了,而是因為現在林昭代表著平盧軍而齊家則是代表著朔方軍,一旦兩家結親,哪怕是定親,都意味著兩股龐大勢力的結合。

這種影響力,不止是兩家人的事情,還會影響到朝堂,乃至於影響到整個長安未來局勢的走向。

林公爺聞言,啞然一笑:“只是隨口一說,他們兩個人現在才兩三歲,也不能就這麼定下來,否則將來長大了你家閨女看不上我那個兒子,鬧了矛盾,還要埋怨我們這些父輩不負責任。”

聽到林昭這句話,齊宣微微鬆了口氣,他笑著看著林昭,開口道:“這兩年我在西川,常常聽到三郎你的訊息,三郎這幾年的經歷,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齊大公子看向林昭,感慨道:“當初我送三郎出長安的時候,你還只是門下省給事中轉任青州刺史,一箇中州刺史,不要說高高在上的天子,就是六部的郎中,恐怕也未必看得上,可三年之後……”

齊大公子低聲道:“三郎竟然憑空弄出了一支平盧軍出來,搖身一變,成了天底下聲音最大的幾個人之一。”

林昭把懷裡的小姑娘,遞還給了齊夫人,然後在身前的爐子裡丟了兩塊碳,微笑道:“哪裡有憑空變出來的軍隊?三年前我剛到青州的時候,也吃了不少苦頭,後來范陽軍作亂,我也是沒有辦法,才把青州的團結兵組成的青州軍迎敵,一來二去,便有了現在這個平盧軍。”

“時勢使然。”

林昭抬頭看向齊宣,笑呵呵的說道:“三年前我離開長安的時候,就曾經與齊兄說過,范陽軍遲早作亂,如今我當初說的話果然一一應驗,作亂的范陽軍也已經被朝廷打散,不復成威脅,眼下的局勢,齊兄作何想法?”

齊宣沉默了一會兒。

片刻之後,他才抬起頭看向林昭,低聲道:“這句話…三郎是問我,還是問我父?”

林昭大皺眉頭。

他有些不悅的說道:“要是有什麼話問齊師叔,我自去尋他就是了,怎麼齊兄去了幾年西川,變得這樣生份了?”

林三郎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開口道:“這裡沒有什麼越國公,我也不是什麼平盧節度使,你我仍是太學摯友,在馬車裡閒聊。”

齊宣搖頭苦笑:“我這幾年在成都府做成都尹,處理的事情太多,忍不住就會多想。”

說完這句話,他抬頭看向林昭,已經被凍出凍瘡的手,伸在火爐前烤火,齊大公子一邊看著躍動的火焰,一邊低聲道:“范陽叛軍只用了一年時間,便把先帝三十年辛苦,打成了灰燼。”

聽到這句話,林昭點了點頭,頗有同感。

“不錯,先帝費盡心血,甚至不惜戮殺恩師,造就的中興局面,只一年時間,就被范陽軍破壞殆盡。”

齊大公子低眉道:“這兩年時間,我在西川常常想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假如當年先帝沒有寵幸康貴妃,假如先帝臨終之前解決了康氏的隱患,假如……”

“假如先帝把該做的都做了,本朝還會不會有這種彌天之禍。”

林昭面帶微笑,看向自己的太學同學。

“齊兄想出答案沒有?”

“或許想到了。”

齊宣微微低眉,開口道:“先帝最後幾年有沒有能力消滅掉范陽的隱患,現在已經無從考究,但是先帝考量了今上足足三十年,仍然有些放心不下,大抵……”

“可能他留下范陽的隱患,就是想讓給新接掌天下的聖人留下一個不大不小的對手,好讓聖人不至於沉迷享樂……”

說到這裡,齊宣便沒有再說下去。

他給出的答案已經很明顯。

以當今天子的德行,就算沒有康東平,給他安穩當個幾年十幾年天子,必然會給大周帶來其他的隱患,到時候爆發出來,結果可能會比范陽之亂更甚。

因為在李洵剛登基的時候,只要操作得當,康東平根本沒有機會在范陽造反。

即便范陽軍造了反,也有很大機會把他們攔在潼關之外殲滅。

所以……是這個皇帝不行。

林三郎聞言,呵呵一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