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百一十章 多有操心事 (第1/2頁)

加入書籤

轉眼間,永德七年進入了尾聲。

今年的長安城,格外寒冷,三天的大雪之後,積雪封路,城外已經很少行人。

不過隨著天空放晴,長安城裡,有坊丁武侯以及城防營的人,在京兆府的指揮下清掃道路積雪,城裡的街道上已經到處都是行人。

此時,王師入駐長安,已經有兩三個月時間,一些地方上的州郡,已經開始向長安城送奏書以及公文。

而此時的長安城,尚且沒有朝廷,也沒有六部,只有一個被軍政府賦權的京兆府,根本沒有辦法處理這些文書。

按照道理來講,此時的朝廷還在西川,這些公文送也應該送到西川去,這些州郡之所以送文書到長安來,多少有了一些投機的念頭。

他們…在賭長安會不會有一個新天子。

最開始的時候,這些送到長安的文書,還要由京兆府轉送西川,但是到了後來,因為實在是太過麻煩,也太過耗時,三位節度使一商量,乾脆就給西川遞了一道奏書,由宰相曹松在長安另成立一個臨時的政事堂,處理這些政事。

除此之外,長安還行文各地,命令他們一切公文,俱送諸西川,暫不送長安,何時轉送長安,另行通知。

隨著朝廷收復關中以及長安,也陸續有人拿著地契房契,迴歸長安城,拿回了自己在長安的產業。

只要是拿著大周朝廷開具的地契,京兆府那邊一律發還了產業,這也讓不少人口回流,長安城開始慢慢恢復元氣。

任何一個時代,都不缺乏聰明人。

從三位節度使“入主”長安之後,每天都有不知道多少人想要拜訪三位節度使,也有很多讀書人,爭著搶著要到節度使府上做門客。

而在三位節度使當中,只有王甫接納了一些有功名的讀書人充當幕僚,而林昭與齊師道,都沒有怎麼接納門客。

不過這段時間,不少與林昭同年同科的進士,以及一些越州計程車人,到長興坊登門拜訪,對於這些同科同年同鄉,林昭還是給了點面子,一一見了的。

這些人,在政治上天然與林昭親近,如果合適,將來也會是一些堪用的力量。

臘月二十七,長安城裡路上的積雪基本上已經清掃乾淨,十幾個護衛保護著林昭的馬車,離開了長興坊。

馬車從長興坊一路到了長安西面的延平門,馬車剛剛在延平門門口停下,一個袖口繡了半枚銅錢的年輕人,便在林昭的馬車旁邊彎身,低頭道:“公爺,西川的車隊,還有小半個時辰才能到延平門。”

林昭微微點頭。

“不著急,我等一等。”

這個袖口上繡了半枚銅錢的年輕人恭敬低頭。

“屬下明白了。”

當初,林昭在平盧軍軍營之中遴選了十七個年輕人,各自給了半枚銅錢,組建了屬於平盧軍的情報系統,如今近一年時間過去,這支銅錢衛已經基本上成型了。

十七個少年人當中,有四個被淘汰了出去,剩下的十三個人,組成了這個情報系統的高層。

而這十三個人,每一個人的袖口上,都繡了半枚銅錢。

現在,銅錢衛正在趨向等級化,用銅錢多少來區分等級,銅錢越多,等級越低。

而等級最高的,便是這十三個半枚銅錢的年輕人。

這支情報系統,在林昭全力給予資源的情況下,正在飛速成型,相信再有一兩年或者兩三年的時間,它就能真正成長起來,成為一個類似司宮臺的組織。

當然,現在的銅錢衛還略顯稚嫩,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情報工作,距離司宮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個年輕人離開之後,林昭便坐在自己的馬車裡閉目養神。

就在他閉目養神的時候,又一輛馬車從長安城裡駛了出來。

是河東節度使王甫的馬車。

林昭與王甫的關係,屬於單純的利益關係,再加上因為儲君之事的分歧,現在兩個人的關係並不是太好,因此便沒有下馬車,跟王甫打招呼。

王大將軍也坐在馬車裡。裝作沒有看見林昭。

大概小半個時辰之後,延平門外的官道上,一百餘騎護衛著四五輛馬車,緩緩靠近長安城。

因為道路上積雪嚴重,馬隊的速度極慢,當先一箇中年人走在前頭,大聲呼喝,指揮著手下的將士們在馬車後面推車。

這個中年人,正是靈州大將軍,朔方節度使齊師道。

早在一天前,他便出城二三十里,去迎接這個西川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