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章 大姐比爺們還爺們 (第1/2頁)

加入書籤

呂氏疑惑的接過來,開啟布袋。

阮俊也湊過頭來看向布袋裡面。

母子二人一見布袋裡裝的竟是大米,都露出驚訝之色,這袋米少說也有十斤,呂氏趕忙把布袋遞還給柳澈:“不行,之前才收了你給的野雞,現在我怎麼能拿你的糧食呢,你和你爹也不容易,你又才剛回來,你那些錢就該用來和你爹好好過日子,不能總是接濟我們。”

阮寧也詫異的看了柳澈一眼,到沒想到柳澈會直接給阮家送糧食。

這世道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求。

之前在房間裡呂氏跟她說過,自從爹出事後,這村裡也就只有楊奇這個村長會時常幫襯他們阮家,其他人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

而柳澈家裡的情況比阮家的更為糟糕。

柳澈出生時,他娘大出血而死,他爹柳大朗傷心之下把妻子的死歸結到柳澈身上,對柳澈不管不顧,在柳澈一歲後就把柳澈丟給爺奶帶著,自己去府城做工,一年不回家兩次。

柳澈當年不是自願從軍的,而是被他的叔叔打暈了強制送去的。

當年邊境樾國人作亂,朝廷徵兵,村裡每戶要出一人,或是上交三十兩免除從軍。她爹當時幸運的在山上挖到一株野山參,換了銀子上交了免除從軍,可柳澈卻被他叔打暈送了進去,她爹得知此事的時候已經晚了,急忙去找柳大朗。柳大朗得知兒子被送去從軍後悔萬分,獨自出去找柳澈,可半年後不但沒找到人,柳大朗還意外摔斷了腿,回到楊柳村與老柳家徹底鬧翻被淨身出戶。

半年前,柳大朗忽然生了重病,大夫說他活不了幾年了,老柳家人無人關心柳大朗的死活,而柳澈從軍十年未歸,也沒有一點訊息,大家都以為他死了。柳大朗的日子越發難過,這些日子也和阮家一樣只有野菜果腹。

可沒想,柳澈今日回來了。

時隔了十年,柳澈回來後明知家裡情況很不好,卻還能記得幫助阮家,可見極為重情重義,是個人品不錯之人。

柳澈沒有接過布袋,只是道:“嬸嬸這是又要跟我客氣嗎?以前阮家給予我的幫助可不是一袋米能還得清的。若不是霄叔教了我一身打獵的好本事,我這些年在軍中也不能活下來。”

他回村之前是不知道阮家和自家家裡的情況,所以身上只帶了一點銀兩,並沒有買糧食帶回來。到了村裡回到家才知家裡已經沒了糧食,他爹都吃了幾天野菜了,也從他爹那裡知道阮家的情況跟自己家裡一樣糟糕。所以等楊奇處理完楊大狗和柳春花的事兒之後,他就到楊奇那裡買了二十斤米,分成兩份,一家十斤。

也幸好楊奇作為村長,家裡條件還算好,有點存糧,他能買到這麼多米,不然就得親自跑一趟鎮上了,那就得耽擱很多時間。

村裡去鎮上的路不好走,坐牛車得一個時辰,步行得一個半時辰,速度再快一去一來也得耽擱不少時間。

見呂氏還是猶豫不決,柳澈知道她的脾氣,便輕嘆一口氣道:“嬸嬸若是覺得不好意思接受,那就當這米是我借給你們的,日後你們再還給我就行。”

呂氏聞言這才鬆了口,看著柳澈的目光帶著感激:“好,嬸嬸收下這些糧食,就當是跟你借的。”

讓阮俊把米袋收去放好,呂氏對柳澈道:“你給的野雞阿俊燉好了,我們已經吃過了,給你留了一碗,你帶回去給你爹嚐嚐吧,阿俊,快去把雞湯端過來。”

“哎!好的,我這就去。”阮俊咧嘴一笑,轉身就去廚房把雞湯端了過來。

“這碗雞湯我用陶瓷罐子裝著,蓋著蓋子放在草堆裡,如今還溫熱著呢。”阮俊把裝著雞湯的陶瓷罐子塞到柳澈手中,然後笑眯眯的說:“我燉的雞湯可好喝了。”

阮寧聞言淡淡的撇了阮俊一眼,不言語。

柳澈也不矯情,將瓷罐收了起來,然後又問了阮書的情況,知道阮書已經醒了並喝了雞湯安睡了,柳澈也就放了心,同楊奇一起告辭離開阮家。

他們一走,阮寧就去灶房,找到米袋,手一提立馬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她把米袋開啟,伸手在裡面找了找,從米之中找出了兩個成人男子拳頭大小的竹筒。

開啟兩個竹筒一看,發現裡面一個裝的是豬油,一個是鹽。

豬油滿滿的一竹筒,鹽裝了半竹筒。

阮俊和呂氏也走了過來,看到阮寧手裡的東西都愣了下。

阮俊驚訝出聲:“柳大哥居然連油和鹽都給我們準備了。”

呂氏心底又是一番感動:“阿澈這孩子,剛才也沒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