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13章 想要致富先修路 (第1/2頁)

加入書籤

大胤王朝這兩年一直大豐收,百姓安居樂業,不再忍飢挨餓,國庫也充盈。

想要致富先修路!

大胤王朝有很多村子的路都很糟糕,牛車、馬車無法通行,人徒步行走都很吃力,許多人一年到頭都去不了鎮上幾次,更別說是去更遠的地方了,這樣的村子是如何也富不起來的。

皇上想要讓百姓們過上更好的日子,便昭告天下,要將全國的路都給修一修,修路的銀子從國庫裡面出,由易暮雲大將軍負責此事,帶領大軍分散到各個府城組織當地官員一起去給百姓們修路,這是一個很龐大且長久的工程。

勢必保證各村的路都能讓百姓們安然出行,安然歸家。

國庫裡的銀子怎麼來的,當然是宋明燁這個財神爺賺的了。

不僅如此,慕容衍還昭告天下,由國庫出資,在民間建立免費書院,這些書院九年內不需要交束脩,只需交書本和生活費便可,生活質量提升上來了,學識也得提升上去。

慕容衍要讓全國的兒童、少年都能有書讀,培養出更多的人才,為國效力!

修路和免費書院這兩個訊息一經傳開,愣是讓百姓們震驚興奮了許久,很快,便傳到了楊柳村。

不少人都去找村長那裡確認此事,楊奇把村民都集中到曬穀場上,一一為他們解答,說的和縣城裡公告上的內容一樣。

村民們更興奮了。

高興過後,就有人發出了疑問。

“修路暫且不說,就說免費書院的事兒,既然是免費讀書,那書院裡的夫子可靠嗎?有才學嗎?不會是讓孩子們在書院裡混日子吧!什麼都學不到,那還不如在家種地,或者去收束脩的書院呢!”

楊奇怒瞪此人:“二混子,別什麼話都往外說,聖上開金口讓人建的書院,就算是免費的,那也絕不是一般的書院。我已經親自去縣衙問過了,縣太爺說了,所有免費書院裡的夫子都是經過丞相大人親自篩選的,一般人是無法進入書院當夫子的,進來的夫子也得嚴格教書育人,誰敢摸魚打諢,那是要殺頭的。”

楊奇說完,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村民們激動了。

“如此說來,這免費書院當真是好的不得了啊!皇恩浩蕩,我們老百姓有福了!”

這以前,窮苦農家人想要培養出一個讀書人,那得掏幹了老底才能供一個孩子讀書,如今皇上開辦了免費書院,老百姓不需要交束脩就能有書讀了。

雖然半大的孩子都能幫家裡幹活了,但比起讀書,幹活這些都不重要了。

這若是以往,村民們可能會想著,留著大孩子在家幹活,不讓去讀書,免得家裡少了一個勞動力。

可看到阮家、呂家都出了好些個有出息的讀書人之後,他們都巴不得自家孩子有書讀。

讀書才能有出路,才能過上好生活。

孩子有出息了,他們這些大人也能跟著面上沾光。

等村民們安靜了下來,楊奇又接著大聲道:“還有一個好訊息我要告訴你們,咱們村裡的私塾日後也會被歸為免費書院,改名為安寧書院,是十里八村的第一個免費書院。村裡的孩子們都能就近讀書,不用跑去外面,其他村的孩子們也可以來我們村讀書。私塾改為免費書院後,學生會大大增多,所以書院要擴建,三天後,縣衙那邊就會派人來處理這個事兒,修建書院的時候,大夥兒都得幫忙,書院可是我們村裡的榮譽,一定得好好珍惜,明白了嗎?”

眾村民:“明白!”

楊奇把該說的都說完,然後帶領著大家朝著京城方向跪地叩拜,感謝皇恩,之後才讓眾人各自散去。

三天後。

縣衙來了五個捕快負責監督修建書院的事兒,由楊新和阮長福(阮寧的大侄子)這兩個蓋房大師親自帶著人擴建書院。

在幹活的時候,兩人手中一直拿著一張設計圖紙仔細研究。

“我姑姑畫的設計圖可真詳細,哎呦!這個地方如此蓋的話,那可真是堅固,還有這裡……這裡……”

遠處的半山腰上,阮寧和柳澈領著兩個孩子上山,一抬眼就看到了書院那邊的情況,二人抿嘴笑了笑。

“阿衍的行動力還是挺快的,幸好是他當皇上。”阮寧淡淡道。

柳澈牽著她的手:“阿衍的確是個好皇上,但最大的功勞,卻還是你和大哥,若不是你們通力合作,一個提供法子,一個負責賺銀子,國庫哪能充足,哪有閒錢來辦書院、修路。”

阮寧搖頭:“不不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