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2章 分家之事落定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一大早起來,阮寧和柳澈洗漱好才從房間裡出來,就聽到了院門被敲響,柳澈過去開門,見門外站著付梨花,柳澈喊了聲十堂嫂。

阮寧走了過來,只聽付梨花笑著說:“奶奶讓我們來告訴你們,早飯過去吃,之後她和爺爺有事要宣佈。”

說著,她頓了下,又接著道:“天剛亮的時候,爺奶就把大伯、大伯母、二伯,二伯母和我公爹、婆婆,還有四叔、四嬸都叫去了屋裡,說了好長時間的話。”

阮寧二人聞言對視了一眼,心中大概有了些猜測,阮寧對付梨花說了聲一會兒過去,付梨花便回阮家去了。

“爺奶可能是要提分家之事。”阮寧思索道:“奶奶跟我說過,高山村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老阮家必須團結一心才能生存,所以不能分家,她和爺爺也不能輕易的死去,有他們在,老阮家才能一直那麼團結,有矛盾也可因為他們二老而化解。”

柳澈點頭:“爺奶都是少有的開明之人,看到阮家已經今非昔比,楊柳村也和高山村不同,阮家眾人都有了可以大展拳腳的機會,不需要像以前畏首畏尾。後輩子孫逐漸增多,人多了再團結也勢必會因為一些瑣事而產生矛盾,爺奶年紀大了,大伯父他們也已經年老,很多事情都已經力不從心,各家分開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只是如何分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阮寧抿唇淺笑:“依著我爹孃的脾氣,他們肯定會將除了我們需要的那些房間外,全拿給爺奶他們分,畢竟這些房子本就是為了他們才蓋的。不過我爺奶他們定不會安心接受,若我爹孃要強給,爺奶他們肯定會把蓋房子、做傢俱的銀錢都給我爹孃,沒有銀子就寫欠條。”

雖然和老阮家眾人相處的時間不是很長,但阮寧卻已經很瞭解他們的行事作風,在高山村的時候,她就已經習慣性的觀察和了解了她的親人們。

阮寧二人先去喊了柳大朗、李大夫、葛老,見他們三人都不過去阮家,阮寧二人也不強求,告知會讓阮俊送早飯過來,便出了門。

來到阮家這邊,大伯母等人早已經在呂氏、閔文瑤的安排下準備好了早飯,阮寧讓阮俊去給柳大朗送一些早飯過去。用過早飯之後,二老便讓阮霄一家人、大伯父等人,還有安字輩的阮安登等人全集中到堂屋關上門說事,其餘人全留在外面。

宋明燁見阮家有事要說,便給阮寧說了聲,先回縣城,讓阮寧去縣城百味軒找他,便先離開了阮家。

果不其然,二老給大夥兒說了分家之事,所說內容和阮寧、柳澈猜測的一樣,阮霄和呂氏都要把房子留給二老來分,阮衝等人不答應,阮霄夫妻堅持,阮衝等人無奈妥協,答應就住在這裡。

但是蓋房子花了多少錢,他們必須給阮霄,還給阮霄要了蓋房所買的材料清單,弄清楚蓋房子和做傢俱以及鍋碗瓢盆到底花了多少銀子,一分都不能少,阮霄敢作假,他們就往高了給,弄得阮霄等人哭笑不得。

分家之事最終還是定下,三位伯父、伯母都要和二老一起住,就住在距離阮霄等人最近的屋子,佔了六個房間,四間作為睡房,另外兩間稍小的做為灶房和柴房,他們要自給自足,當然,後輩們得給他們養老錢和糧食,至於茅房,就和阮霄等人共用。

之後,後輩分為十戶,以安字輩的阮安登等人為首,各家帶各家的妻兒子孫過日子,以後都在自家吃飯,自家開荒種地,要互相幫忙就自己商量,想外出找活幹或是學做生意等等,都自己看著辦。

老人們徹底放手過逍遙生活,兒孫們自己打拼,各家互不干涉,但有困難的時候,阮家人還是得齊心一致對外,產生矛盾要罵也得到外面去罵,不許在四合院裡影響大家。

在高山村時,老阮家因為多年來交給天山門的保護費最多,所以獲得的賠償也是最多的,總共三百兩銀子,加上他們賣糧食的銀子,零頭不算,一共有三百二十五兩,二老和大伯父們拿了五兩銀子和零頭,其餘各家平分,包括阮霄。

一聽還要分銀子給自己,阮霄和呂氏死活不幹,二老便道:“銀子你可以不收,但馬車的銀錢寧兒和阿澈得給我們說清楚,我們必須還上,現在還不上那就把欠條寫上,欠債各戶平分著還。”

這話一出,阮衝等人都沒有意義,阮安登這些後輩也是如此。

見二老如此堅持,柳澈只好給二老說了個數。

二百兩!

阮衝等人一愣,連忙讓阮霄阮書準備紙筆寫欠條,把房子的欠條也寫上,再寫一張分家的具體協議。

讓二老將銀子拿出來,分給阮安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