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3章 到達黎安府城 (第1/2頁)

加入書籤

阮雲道:“手裡有了銀子,很多人就想買地,正好我們老阮家要賣地,村民們都爭先恐後的來買了,那些還沒能收成的糧食,我們也便宜一些賣了,只留下了路上要吃的糧食。”

既然要離開高山村了,那土地這些東西也不用留著了,能賣的阮衝等人都賣了,只留下了能帶走又有用的東西。

去了楊柳村那邊,開啟新的生活,他們可以再重新開荒,或者弄別的營生。

柳澈點頭:“你們安排好了就行,那我們明日就出發吧。”

翌日一早,所有阮家人整裝完畢。

老阮家要舉家遷移的事兒在前幾日賣地和糧食的時候已經傳開了,嫁入阮家的那些媳婦們也都和孃家人做了告別,雖然捨不得父母兄弟姐妹,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們的男人去哪裡,她們都只能跟著,所以只能忍痛與孃家告別。

走之前,介於高扁嘴父子和劉大夫這些日子表現極好,阮寧給了他們解藥,而這幾人也謹記了這次教訓,重新做人。

由於高山村進不了馬車,所以柳澈準備的馬車都停在了距離高山村三里之外的寬闊路上,老太太無法走路,老爺子腿腳不好,阮寧等人就做了擔架,抬著二老出村,一家人就這麼浩浩蕩蕩的出發了,告別了生活多年的高山村。

來到三里之外的路上,老阮家眾人就看到了一排排的馬車,總共二十六輛,每輛馬車上都有一個車伕,除去車伕每輛馬車可坐四個成年人,若是十歲以下的小孩,則可以多坐幾個。

雖說馬車不是那種花哨又豪華的,但對於從未坐過馬車的老阮家眾人來說,這麼多馬車真的把他們震撼到了。

“馬車,馬車,好多馬車啊!”孩子們看到馬車,都歡喜的跳了起來,高高興興的跑了過去。

孩子們的父母趕緊跟上去,免得小孩們驚擾了馬兒。

“都安靜一點,別鬧,也別吵,跟沒見過世面似的。”阮衝大喊了聲,也杵著柺杖急急的跑了過來,然後停在第一輛馬車面前,用很認真很痴迷的眼神看著馬車,伸手摸了一下車廂:“好,這馬車太好了!”

大伯母無語:“沒出息的老頭子,還好意思說孩子們,自己不也是一樣的德行。”

阮寧等人都忍不住笑了笑。

二十六輛馬車之中,有兩輛馬車是由風翼和白馬這兩匹馬來拉車,二老則會分別坐在這兩輛馬車上,阮寧和付梨花同老太太一輛馬車貼身照顧,柳澈則跟阮安登阮長福二人和老爺子一輛馬車,三位伯父一輛馬車,三位伯母一輛。

其餘的後輩按男女分配,七歲以上的孩子有七個,會和男人們同乘馬車,每輛馬車最多坐四人。

七歲以下的孩子同女人們一起同乘馬車,因為孩子小,體重輕,幾乎都是兩對婆媳帶著兩個小孩同坐一輛馬車,或是三個小媳婦帶著三四個孩童坐一輛馬車。

如此分配下來,還剩下四輛馬車,全部用來裝行李和路上吃的糧食。

因為天氣炎熱,人太多,不能直接帶熟食,所以帶的糧食都是生的,準備了鍋碗,可隨時就地搭火自給自足。

上了馬車,老阮家眾人又跟發現新大陸似的,興奮的叫了起來。

“這馬車好舒服啊,軟墊都是新的,比我們家裡的床還舒服!”

“這個座板居然可以拉開,天哪!成了好大一張床啊!太神奇了!”

馬車內部不但鋪了軟墊防止顛簸受累,座板都是柳澈讓人特意設計的折墊床,設計圖乃阮寧所畫,路上累了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啟機關,看似普通的座板就能展開搭成一張大床,隨時能躺著休息。

老阮家所有人都被這個設計給驚豔到了,不少人還忍不住感嘆,露出幸福的表情:“這麼舒服的馬車,別說坐半個月,就是坐一輩子我都願意。”

二十六輛馬車形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就此出發了。

半個月之後,黎安府城,申時(下午三點左右)

二十六輛馬車浩浩蕩蕩的進入城門,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這麼多馬車,是商隊嗎?哪個商隊的?”

“看著不像商隊的馬車。”

車廂中,三位伯父掀開車簾,看著黎安府城的街道,都忍不住激動的嘀咕。

阮衝:“這就是黎安府城,看著好繁華的樣子,比明蘭府城好太多了!”

阮尚:“我們總算到地方了,真想快點見到四弟啊!”

阮雲:“坐了這麼多天的馬車,我快吐瘋了。”原以為坐馬車會很舒服,卻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