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零一章 國境線上 (第1/3頁)

加入書籤

川之國、火之國與茶之國包圍而成的狹長海灣中,散落了一連串大大小小的島礁,大部分都是退潮時露出水面,漲潮時被淹沒的珊瑚礁,少部分因為板塊活動和火山噴發而形成的暗礁,成為無數海洋生物的樂園。

這個大海灣,只有靠南的一面比較開闊,大抵可以視作水文環境更加複雜,也更狹長的加勒比海。

在古杉卜水的眼裡,包圍灣區的大陸,完全可以成為整個忍界最為富庶的黃金海灣,這樣的潛力是不可忽視的。

當然,要達到那種程度,風之國,火之國,川之國和茶之國要歸於一個勢力,至少周邊得有一個有實力的勢力花大價錢開發才行。

即便是曾經掌握了整個忍界大陸東方的古杉家族,也不曾完全控制住這片富饒的海域。

戰國時代末期,古杉氏也曾經想過挺近川之國,完成對西方勢力的大迂迴,從三個方向包圍,吞併忍界大陸最富饒的土地。

只可惜,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宇智波斑和千手柱間的時代到來了,哪怕佔據了忍界近乎一半的財富和世俗武力,在神一般的忍者面前,還是不敢輕舉妄動,甚至主動拆分了部分武備,玩了一把苦肉計,才避免了被捲入到最殘酷血腥的最後一戰中。

稱霸忍界的夢想,連志村團藏都有,古杉氏有這個念頭再正常不過了。要不是頂端戰力實在拿不出手,忍界也不會有這麼多國家,整天亂哄哄打得不可開交。

這麼大一塊風水寶地,僅僅憑藉漁業資源,就可以養活忍界近半居民,只要花個一兩代人開發出來,整個忍界的勢力格局都要發生巨大變化。

看到這一點的並不只有古杉氏,川之國如此紛亂的局面,也未嘗沒有各方勢力互相牽制的緣由,名義上“託管”川之國的雨隱村,在這裡的存在感並不高。

東北角靠近火之國的一處峽灣中,背靠大海而建立在複雜丘陵地帶的一處據點中,雜賀眾的成員,正在此地熱火朝天地幹活。

這個組織什麼時候出現,幾乎沒人知道,正式出現在主流視線中,還是在第三次忍界大戰。

一度保持中立,並不摻和大國之間紛爭的雜賀眾,在“三戰”末期,加入到了火之國陣營,砂隱村的“灼遁使”葉倉被出賣,背後也和他們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三戰”結束後,“站隊”成功的雜賀眾,也算是出了一次風頭。只是,這種牆頭草一般的行徑,還是受到了鄙夷,名聲比草忍也強不了多少,實力還差很多。要不是深居簡出,少有暴露在外,恐怕早就被仇家找上門來了。

沒有根基的流浪忍者組織,只得四處流浪求生。如果不出意外,他們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衰落,最終被時代的巨輪碾碎,如同曾經瀕臨滅亡的風魔一族那樣。

五年前,雜賀眾背後的“金主”,似乎終於意識到自己還有這麼一群桀驁不馴的“馬仔”,不僅加大了資助力度,還將據點遷移到川之國這個只有海盜光顧的角落。

原本苟延殘喘的雜賀眾,更是在兩年多以前,迎來了一次質的提升。

一大批實力強大,擅長水遁,猶如海上輕騎兵的陌生勢力,被塞進了雜賀眾這個體量並不大,卻也團結的小勢力中。

不久之後,更是有從火之寺逃脫的年輕叛徒——空加入,讓苦於沒有“王牌”的雜賀眾,終於有了和川之國大大小小的勢力“同臺競技”的底氣。

這段時間,已經將川之國近乎五分之一的“無主之地”劃歸勢力範圍的雜賀眾,已經算得上是割據一方的諸侯了,比富庶卻武備不彰的湯之國,地大物博卻苦於無力開發的茶之國,空有野心卻無自知之明的田之國都要強一點。

在徹底站穩腳跟後,雜賀眾就停止了前期狂飆突進的擴張,也沒有和川之國大名打交道,尋求“大義”上的支援,而是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時間一久,附近的競爭者也沒有將這個看似不好惹的龐然大物視作眼中釘,肉中刺,而是將注意力投向了更好兼併的“友軍”身上。

有了人魚一族的幫襯,事實上壟斷了整個峽灣的雜賀眾,也頻頻受到了雨忍、砂忍和木葉忍者的“關注”,明裡暗裡的間諜也時常出沒。

外鬆內緊的環境中,初秋的腳步漸漸靠近,靠北的國度天氣已經轉涼,南方卻依然風和日麗,溫暖的陽光照耀著金色的沙灘和碧藍的波濤,著實美不勝收。

海岸線上,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正在嬉鬧,其中,穿著緊身長衫的空與一名比他還要高半個頭的微黑少年坐在沙丘上看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