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9章 李秋山的決定 (第1/2頁)

加入書籤

小瑾之很害怕,擔憂的抱著奶奶的手。

“李爺爺還請收下吧,為了李奶奶和瑾之,您也應該保重身體。”白錦澤在一旁勸說。

“多謝。”顫抖的聲音,對著兩人鄭重一揖。

兄妹二人趕忙躲開,回了一禮。

今夜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夜。

“素容,你說我這些年是不是做錯了呢。”素容是李奶奶的閨名。

“秋山,嫁給你這麼多年,陪你升,陪你落,我都無怨無悔。你心裡的苦恨我都知道。一生所學賣與帝王家,滿腔愛國之心錯付,被奸人所害,幾近家破人亡。”想起慘死的家人,滿腔的恨意幾要化成實質。

三個兒子兒媳,兩個孫子一個孫女,一夕之間只剩了瑾之一人。

“前朝末帝昏庸,你不願再出仕我能理解你,可是,我們的瑾之他還未成年啊,若你真有個三長兩短,我們孤兒寡母的如何能活的下去啊。嗚嗚…”

李秋山轉過身,抱緊了老妻,當年風華絕代的大家小姐陳素容,那麼多家世好才學好的公子哥不要,偏偏看中了家道中落的李秋山,驚掉多少人的眼珠子,為此還和孃家斷了聯絡。

摸著老妻那枯瘦的手,那樣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跟著她輾轉多年竟然淪落到這個地步,還記得當年他最喜歡抓著她的手,白胖的手上還有幾個窩,煞是可愛。

是他做錯了呀,是他辜負了她。

這一晚,李秋山做下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正是這個決定改變了他的餘生。

清晨,村裡已經活躍起來。

李秋山身穿月白色長袍,頭戴方巾,懷裡揣著銀子,先去了村長家。

約莫一刻鐘後,李秋山從村長家出來後往村西頭走去。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炊煙裊裊,小橋流水。

這麼多年避世不出,錯過了不少風景。

此時的白家,一家子站在門口目送白家三兄弟出門,有不捨,更多的是擔憂。

服徭役乾的活又多又累,吃的差睡的差,一個月下來,活生生得脫一層皮下來。

兄弟三個一人背了一個簍子,白勇的簍子裡還放了個小木盆,“爹,這是我曬的艾葉,還有生薑,晚上睡覺前你們燒點水泡泡腳,不但能促進睡眠,還能活血減乏。”

“你們好好幹,別太出頭,也別太落後,都是咱一村的,我也能放心。”白老頭囑咐道。

兄弟三個齊齊點頭,“爹這些我們都知道啦。”白老三有些不耐煩,從成年開始每年都要去服役,他爹孃說的話都滾瓜爛熟了。

“千萬記住,保重身子最重要啊。”方婆子再三囑咐道。

三兄弟齊聲說“知道了。”

看看日頭,白勇道:“時候不早了,爹孃,我們得去匯合了,秀娘,你照顧好家裡。”

夏氏點點頭,“你別掛心家裡,家裡的事情有我呢。”

又對白老二白老三說:“弟妹那裡也別擔心,都住在一起,能照看著。”

李秋山遠遠看著這一幕,幾乎被濃濃的悲傷淹沒,曾經他也有三個兒子。

白夏送別了爹和叔叔,轉身看到了李秋山。

“李爺爺。”白夏對他招招手。

李秋山走過來,“爺爺,這是村東頭的李爺爺,”白夏介紹道,“李爺爺,這是我的爺爺、奶奶、娘…。”

互相見禮後,李秋山被白老頭請到了堂屋,白夏端來糖水招待。

“小弟慚愧,多謝白老哥出手相助。”

白老頭學不來那文縐縐的語氣,直襬手道“別客氣,咱都是一村人,互相幫助。”

李秋山點點頭,“老頭我別的本事沒有,只多讀了幾本書,為傳道授業解惑。”

白夏驚訝,旋即反應過來,急切道:“李爺爺您不必為難,我並非是…”

李秋山擺擺手,示意白夏不必再說了,“你的心意我都懂,這些年是我固步自封,連累了他們,如今我也該走出來為他們撐起一片天地。”

白老頭聽了半天才明白李秋山什麼意思,頓時大喜,“承蒙先生不嫌棄我家兩個臭小子,若日後不好好學,先生千萬別客氣,該打打,該罰罰。”

李秋山摸著鬍子點點頭,臉上帶有笑意,真是淳樸的一家人。

中午飯桌上白老頭說起這件事,白錦澤一臉驚喜,而白錦誠一臉懵逼不知道什麼叫讀書。

“爺爺,回頭等二叔回家了讓他幫忙打幾張書桌,過一個月再去上學不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