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章 春筍燜肉 (第1/2頁)

加入書籤

立春後採挖的筍,以其筍體肥大、潔白如玉、肉質鮮嫩、美味爽口被譽為“菜王”。烹調時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均鮮嫩清香,是人們喜歡的佳餚之一。又被稱為“山八珍”。

其實白夏最喜歡的還是榨出來的明筍,口感脆嫩,炒辣椒或者炒肉亦或是滷都是一級棒。

白夏邊挖邊想,春天的筍長的快,一天高一節,現代的時候白夏看過外婆用鹽醃筍子,密封儲存可以放很久。但是應用在現在這個時代太不現實了,因為鹽太貴了。

白夏最鐘意的是做成明筍乾,冬天的時候用水泡開切成絲,也是一道新鮮菜。在缺少蔬菜的冬天,也能賣個好價錢。

白家現在除了那幾畝糧食的產出,並沒有多餘的收入。農閒的時候白勇會去縣裡打工,但是賺的錢也少。

白夏現在迫切的想要家裡有進賬,只要能賺錢的東西她都不想放過。

南方的春日,太陽還是很熱烈的,白夏挖了半晌,汗流浹背,她叫上錦誠兩人往靠山邊的竹林去,那邊正好有個樹墩,可以歇涼。

白錦誠乖巧,撿了兩片幹筍葉,“二姐,我給扇扇風。”

白夏看著他紅撲撲的小臉蛋忍不住親了一口,“謝謝錦誠,我們錦誠真棒。”

兩人歇了一會兒,白夏忍不住在竹林子裡轉了起來,忽然看見山邊延長了好大一叢樹萢,上面掛著滿滿的樹萢,紅豔豔的,“錦誠快來,二姐給你找到好吃的啦。”白夏驚喜的叫道。

錦誠一陣小跑,“哇,好多樹萢。”白夏先摘了一個塞進他的嘴裡,“唔,二姐,真甜。”

村裡小朋友多,上躥下跳,哪兒有野果子都知道,不等果子成熟只剩光溜溜的枝條了。

這裡人都不吃筍子,很少到竹林來,這才便宜了姐弟兩個。

這叢樹萢很大,有的枝條都垂到地上了,兩個人邊摘邊吃,白夏又提醒道:“樹萢枝條上有很多小刺,錦誠你小心點別被扎著手了。”錦誠止不住點頭。樹萢酸酸甜甜,越吃越開胃。

白夏沒有讓錦誠吃太多,找了一張野生芋頭的葉子,將樹枝上成熟的萢兒都摘下來,又往裡走了走,又發現了兩叢樹萢,白夏來者不拒,都接收了。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樹萢還是白夏吃到的第一個水果呢。

“小弟,咱回家,等過幾天這個樹萢成熟了,二姐再帶你來。”

白小弟很開心,蹦蹦跳跳下山了,小小的他發現每次跟著白夏都能找到好吃的,現在也越來越粘她。

二人回到家中,白夏把春筍剝去皮,切去老根,把春筍切成三片,放進冷水鍋中煮熟,等筍熟透了再放進冷水盆裡浸泡,這樣就不會有生筍的苦澀味,白夏決定了,晚上就要做春筍燜肉。

白夏又把上午買的豬油拿出來切成小塊,在鍋裡放入少量的水,先中火熬幹水份,再轉小火慢熬,熬油的時候要時常攪拌,以免受熱不均勻,使鍋底的豬油熬糊了。

待豬油渣呈現出深黃色時可以撤火,把油渣撈出來,再把油放入油盆中,加入少許鹽,這樣豬油可以儲存更久一些。

白夏用鹽拌了一小盤油渣,油渣酥脆鹹香,還帶有少量的油脂,口齒生香,白夏和錦誠都很喜歡吃。

“錦誠,你端上碗坐院子裡吃去,二姐要準備晚餐,不要吃太多,不然晚上沒肚子吃其他的菜了。”

“好嘞,二姐,我一定不多吃。”說著又往嘴裡塞了一塊油渣。

白夏搖頭失笑。

回到廚房,拿下掛在房樑上的籃子,裡面放著上午買來的肉和骨頭,在農村,為了防止老鼠貓狗等偷吃肉,都把肉掛在高處。

這次割了一半肉,洗乾淨,切成小塊,放入冷水鍋中加入蔥姜焯水,水沸後撈出過一遍冷水,這樣的肉煮出來更加有嚼勁。又撈出竹筍切成滾刀塊備用。

灶裡改小火,加入少量豬油化開,加入兩勺白糖炒糖色,用鍋鏟不斷的攪拌,等白糖化出泡泡,呈棕紅色時放入五花肉塊和筍塊,快速翻炒,均勻上色,再放入適量鹽,一勺醬油翻炒,待肉和筍塊全部著色,加入清水,水量沒過菜面一厘米,蓋上鍋蓋,加大火悶煮十五分鐘左右。期間要注意火候,火太大容易乾鍋。

白夏添了兩根柴,又掏了一小碟酸菜,白夏決定再做一個酸菜炒小筍。

白夏家做了有兩種酸菜,一種是用長老的上海青做的,實際上是叫酸泡菜;一種是用芥菜做的酸菜,這是一種鹹酸菜,醃的時候放了鹽。

白夏估摸著到時間了,開啟鍋蓋的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