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章 穿越白家 (第1/2頁)

加入書籤

前朝末帝昏庸無能,親小人避賢臣,奸臣當道,魚肉百姓,上天降下天罰,一道天雷劈開了半邊天,磅礴大雨連綿不絕,下了七天七夜,整個天下瞬間成了汪洋大海。

橫屍遍野,天下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各路人馬紛紛揭竿而起,開始了長達十年的伐紂之戰,直到五年前司馬氏將末帝斬於泰安宮門前,建立大慶王朝,新朝伊始,百廢待興。

行山村隸屬於福田縣下大行鎮,背靠大行山。大行山實為大行山脈,延綿數千裡一眼望不見邊際,行山村就坐落在大行山腳下。

白夏站在家門口遠望大行山,清晨的大行山,雲霧繚繞,大行山峰隱在雲層中若隱若現,遠處誰家傳來驚恐的雞鳴和略帶興奮的狗吠聲,又是誰家的狗追著雞攆。

白夏收回目光,兩個月前原主白夏因倒春寒生了一場病,現代打工人白夏穿越而來,成為了行山村白家的大孫女白夏。

白家大家長白天心娶妻方桂花,生有三子一女。

大兒子白勇,娶妻夏秀紅,生有二子一女,分別是14歲的白錦澤,12歲的白夏和5歲的白錦誠。

二兒子白猛,娶妻胡蘭香,生有一子一女,分別是6歲的白錦平和2歲的白雨。

三兒子白強,娶妻雲竹,成親三年,生一兒子,2歲的白錦汐。

大閨女白銀萍嫁予八里溝的吳長柏。

在白夏生病時,除了嫁入八里溝幾年沒有回過孃家的白銀萍,其餘白家的人她都見過了,是很和諧的一家子。

白老頭在小兒子成家一年後分了家,樹大分支,人大分家,白老頭年輕的時候跟著人賣過貨,見多了兄弟相爭,同根相殘的人家,非常果斷地在三個兒子都成家後分了家。

白老頭年輕的時候跟著人走南闖北倒賣貨物賺了一點小錢,回來後蓋了五間青磚大瓦房,兩個兒子分家出去後又一人給蓋了三間瓦房帶院子。三個兒子一家分了四畝水田一塊山地,過去十來年世道亂,白老頭攢下的錢所剩無幾,一家分了三兩銀子,高高興興地分家了。

白夏家現在是一家七口住在一起,2個月前白夏生病花光了家中銀錢,現在日子過得是捉襟見肘,早晨一人一碗濃米湯,就著鹹菜絲,講真,就算運動量少,半晌午也就餓了,肚子咕嚕咕嚕響,白夏彷彿感受到了胃極速收縮,更不要說白老頭他們還得幹活了。

白老頭他們在吃過飯後就下地幹活了,現在4月份,要把地翻好,家裡能下地的加上白錦澤這個半大小子也就5個人,加上白老頭夫妻倆自留地,家裡一共有6畝地,在這個全靠人力的時代也得一星期。

白夏刷過碗以後,拎著竹籃子牽著小弟白錦誠去出門了。

“二姐,我們這是要去哪裡呢。”錦誠嗦著手指頭問。

“小弟,二姐不是說過了不能吃手嗎,手上的細菌多,吃手容易生病。”白夏將錦城的手拿出來,用帕子擦乾淨,也許是吃不飽的原因吧,小錦誠養成了吃手指的壞習慣。

白錦誠不知道什麼是細菌,但是他知道生病是要花錢的。之前二姐生病了,家中請來郎中瞧病,郎中說聽天命,娘和奶奶天天哭,好在二姐清醒了過來,之後又吃了好多藥,家裡的錢都花完了,他昨晚還聽見爹孃為空空的錢匣子嘆氣呢。

“家裡已經沒錢了,我以後再也不吃手了。”

錦誠乖巧的說。

白夏聽了他的話心裡軟軟的,白家人就是這樣,和諧有愛,讓白夏在這異時空有了歸屬感。

白夏家位於村西頭,白老頭當初賺錢回來就就在村西買了一大塊住宅地,想著就算分家也讓兄弟三個住在一塊,村西頭住戶少,除了白家3個院子也就5戶人家。

白夏從家裡出來直往西走,然後進入後山。

從繼承來的記憶裡,後山上有一片松樹林,昨天夜裡下了一場細雨,空氣中還瀰漫著水汽,路邊的植物帶著露水,現下是清明前,正是松毛菇的高發期。

松毛菇把松毛當肥料,所以有松樹的地方就有松毛菇。

找松毛菇也簡單,在松樹葉有凸起了一塊,說明底下就有菇。

白夏定睛一看,鎖定一處,走過去輕輕地把松毛拂開,露出裡面黃橙橙的小傘,白夏輕輕一笑,就是你了,抬手摘下。

“哇,二姐你真厲害!”錦誠高興的蹦起來,“二毛的姐姐天天上山摘蘑菇都沒有找到這麼多。”

二毛叫白錦茂,是白夏三爺爺家的孫子,比錦誠大幾個月。

二毛的姐姐叫白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