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27章 當了這些年的村長,你辛苦了 (第1/2頁)

加入書籤

“那村長,你說怎麼辦啊?”

“怎麼辦?準備好稅糧啊怎麼辦?難不成你還敢不交稅?”

村長簡直被這人蠢死了。

眾人看村長沒有辦法了,又把視線轉向白老頭。

“天心伯,你家和縣太爺熟,你幫我們去說說?”

白老頭震驚了,看著問出話的這個人,只覺得這貨是腦袋裡裝糞了。

他突然轉過身,拍了拍村長的肩膀,一臉同情地看著村長,“當了這些年的村長,你辛苦了。”

村長突然福至心靈,眼含熱淚,果然還是白天心最懂他。

白老頭環顧四周,找了個平整的石板站在上面,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我也是和你們一樣的,今天才知道要增加賦稅的訊息,你們一時接受不了也可以理解。”

“我呢,別的不評價,我就說說我自己的看法。”

眾人都看著白老頭。

白老頭稍微停頓了下,“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前朝末年的稅是多少?”

一時間有些靜默。

白老頭掃過隊伍裡年齡比較大的那些人,“你們應該記得吧,那時候交了稅,剩下的糧食夠吃一個月都是好的。”

“新皇登基,知曉百姓的日子苦,先免了幾年的賦稅不說,這近兩年的稅收的是最低的吧。”

“再說這稅收,收上去是皇帝老爺自己用嗎?”

白老頭自問自答,“那也不是。”

“這稅收收上去,是充盈了國庫。國庫裡有錢了,遠在邊疆的守衛領土的將士就能吃飽飯了,他們吃飽飯了,就能阻擋住外族的侵犯。”

“咱們如今能安安穩穩地種地,家族興旺和樂,還不是因為這些守衛著我大慶江山的勇士們!”

“還有什麼作用呢?還可以興修水利、建堤壩。”

“你們真的以為,每年咱們出一個兩個人去修那堤壩,那洪水來了就衝不走了。”

“那是上面,是皇上撥了錢出來,買了好材料,才能把堤壩築得更加堅固。”

“那年的雨下的多大啊,那田都成了河啊,還不是前朝那位把銀子拿去享樂,你見那位有出錢修過堤壩嗎?”

眾人沉默著搖頭。

“再看看當今,每年咱縣裡都修了吧,你們參與過徭役的,你們都說說,咱們縣裡的大老爺們有沒有偷工減料?”

白老頭也不知道大老爺有沒有偷工減料,不過以周勉那性子肯定不會。

“你們啊,只知道守著眼前這點子東西,怎麼不想想,若是吃不飽,邊疆的戰士守衛不住外敵,讓敵人進來了怎麼辦?”

“這人吶,得知足,不能忘恩負義。”

“可不是嘛,”村長接過話,“到時候啊,我們這些漢人就要變成他們的奴隸了,更何談吃飽飯。”

村長緩緩開口,“我說句實在話,這次的稅收加的並不多,除去賦稅,你們還能剩不少。

更遑論,當今聖上英明,給我們一個那麼好的增產方子,今年大家都增產了,往後啊,不用愁吃不飽飯了!”

“啪啪啪——”

“啪啪啪——”

一陣掌聲傳來,原是今年來的兩位先生。

村民自動給兩人讓出一條路來。

兩個人很是鄭重地給白老頭和村長作了一揖,“老太爺大義,村長大義。”

若這世間人都如二人般如此想,何愁沒有盛世。

“諸位,白老太爺和村長說的在理。”

“邊疆寒苦,眾將士不畏艱險,置生死於外,為的就是能保我大慶百姓平安喜樂。

那麼,我們是不是也能為邊疆將士出一份力呢?”

有那血性漢子附和道:“你們說的對,我們身為大慶的子民,該當出一份力。”

“不就是增點稅嘛,我出的起。”

說實在話,就算是增稅,增的也不多。

白夏和司馬宸研究過了,這次的稅點,剛好就到一個平衡值。

兩個人站在遠處,將白老頭的話都聽了去。

“爺爺,真好。”

白夏驕傲地挺起胸,“那是,那可是我爺爺!”

司馬宸含笑看著她,“嗯,也是我爺爺。”

林書揚意外於行山村如此快地就接受了增稅事宜,仔細一打聽,才知裡面還有這麼一出。

他一感動,給皇帝上了一封摺子,還親自到行山村感謝了眾人一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