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74章 怎麼刁鑽怎麼來 (第1/2頁)

加入書籤

正在這時,周環走過來道:“姑娘,你前幾日讓發的麥芽長好了。”

“太好了,去開火,準備熬麥芽糖。”

前幾日錦誠聽說她做了麥芽糖給小和尚們吃,也鬧著要吃,她就發了些麥芽。

“花兒,去裝四斤花生來,今兒姑娘我給你們做花生糖吃。”

前世,每年過年前,家裡都會做花生糖還有炒米糖吃。

白夏最喜歡的就是花生糖。

她在小泥爐上架了一口鍋,在這裡將花生炒熟炒香,然後用竹匾盛出來,涼到不燙手的時候慢慢把花生的皮搓掉。

再用菜刀一通亂剁,將花生切的粗碎。

白夏瞅準時間,在麥芽糖快熬好的時間,起鍋燒火,放入油和糖,使糖慢慢融化。

再加入剛出鍋的麥芽糖攪拌均勻,最後放入花生碎,慢慢的翻動,攪拌均勻後撈出來放到磨具裡。

周環和雷花一人邊,彈著磨具上下震了幾下,剛出鍋的花生糖還比較軟,震了幾下就塌下來了。

白夏趕忙拿著擀麵杖將它攤平,待它溫涼的時候再切成小塊。。

“花兒,菜刀洗乾淨,抹些菜籽油。”

菜刀上抹些油,切的時候不容易沾在一起。

將花生糖切成小塊放在一旁晾,等完全涼透拿在手裡就是比較硬的了。

“香甜酥脆。”

白夏幾個在外的吃的香甜,可苦了在模擬考的幾個學生。

香臭相融,那個中滋味兒,只有體會過才知曉。

一場考試下來,除了白錦澤都如霜打的茄子一般,一個個都蔫兒了。

白夏也不問考的如何,看這一個個苦瓜臉,就知道不如何,她還是不去戳他們的肺管子了。

李秋山連夜閱卷,不出意外,除了白錦澤,其他人都未透過。

然後被罰抄了十遍四書!

“連最簡單的背誦都未背熟,還談什麼科舉?”一句話把他們一個個打擊的不行。

白錦澤如今只在家裡溫書,依舊參加了後面兩場的模擬考,考完以後對著白夏苦笑,

“如何想出這麼刁鑽的題?”

白夏眨巴眨巴眼睛,“我站在考官的角度,自然是怎麼刁鑽怎麼來了。”

前世那些為難死人的考題她可經歷了不少啊!

經過此次考試,白錦澤更加認真溫習,將書來來回回翻了又翻,每日點燈到深夜才作罷。

連帶著幾個小的讀書也更加認真了。

·

臨近春節,各家各戶開始送年禮。

由於白夏今年升了又升,一年內升成了五品縣君。

縣衙裡每個官員都送了年禮來,不止如此,認識的不認識的縣裡比較有錢的那些人家都送了年禮來。

夏氏完全沒有辦法,直接把白夏叫到縣裡去安排。

白夏看了幾家送的謝禮以及過年宴會的帖子,挑來選去,只留了認識的比較相熟的幾家,其餘幾家全部送回去了。

一時幾家歡喜幾家愁。

白家也一一給了回禮,最早認識的張家豬肉鋪子都沒有遺漏。

他們是最早開始與白家合作的,這些年也一直有聯絡,逢年過節的也送禮,白勇還老愛找他出去喝酒。

一來二去的和錢掌櫃也認識了,福田酒樓現在的肉都在他家定的。

如此,他家生意好了不少,聽說打算弄一個養豬場,也省的每日裡下鄉去收豬,費時還累。

白夏覺得這張大伯也是一個做生意的人才。

從二十六日開始,白家灶膛裡的火都沒有斷過。

白夏做了各種糕點,還有之前承諾小師侄的綠豆糕、紅豆糕等等各種素食糕點。

還有白家做的花生糖、麥芽花生糖等等各種。

然後還給自家師傅和師伯還有小師侄們做了新的僧衣。

二十九日那天,方婆子天還沒亮就起床蒸年糕,“天龍山的師傅們多,我們得多蒸些年糕。”

方婆子今年把握的很好,終於沒有手抖,年糕不軟不硬剛剛好。

做好年糕後,白夏帶著雷花、還有小七往天龍山上送年禮。

小七自從留下來後,只要白夏出門指定會跟著。

小七覺得,跟著姑娘的好處大概就是不用再蹲在陰影裡,可以出來見陽光了。

到了天龍山,收到新僧衣的小師侄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住持臉上笑呵呵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