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6章 讓你補腦子 (第1/2頁)

加入書籤

那人也是見過周勉的,知道這是他們的縣令大人,把正要罵出口的髒話吞進肚子裡。

站在一旁縮著肩膀也不敢吭聲,像一個可憐的小媳婦兒。

周勉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沒有拔出鋤頭,還一不小心摔了個屁股蹲。

被摔得兩眼發昏。

邊上的人噗嗤笑出了聲,被周勉瞪了一眼,趕緊把笑聲嚥下肚裡,肩膀不停抖動,上前稍稍一用力就把鋤頭扒拉出來了。

周勉:“。”

他不信邪的又來了一次,這次直接把番薯挖爛了。

邊上那人:“。”

周勉:“。”

“我的大人喲,這東西可金貴咯,你咋就給這金疙瘩刨爛了呢。”

那人心痛的不得了,心裡不停的吐槽:這個周大人真的是沒用,當真就是戲文裡說的那個什麼‘百無一用是書生’。

周勉明顯感受到自己被人嫌棄了,咬了咬牙,乾脆回到了最初陰涼的地方。

見到了不知道何時來的李秋山和司馬宸。

李秋山看著這熱火朝天的景象,“在學堂裡都聽見了這邊的熱鬧,乾脆帶著孩子們來看看。”

行山村的孩子哪個沒有做過農活,只不過出番薯還是第一次。

白夏笑著,“不若也讓他們去幫幫忙吧。”

她還能賺個免費人力。

得了白夏的話語,一群學生歡快的飛向了田間,好不快活。

李秋山看著一身狼狽的周勉,“你們師兄弟兩個,不如人家多矣。”

周勉:“。”

他從小到大第一次下地好吧,還被老師批評。

司馬宸瞥了一眼自家親師兄,從小到大受到過的批評有一大半都是因為他。

白夏搖著她的蒲扇,“父母官大人,竟不知如何種地,這可怎麼好哦。”

周勉怒瞪她一眼,“本官於農事也知之甚多,再說了,縣衙有專事農事的官員,本大人只管做好統籌管理工作即可。”

白夏無語凝噎,好半晌才低聲唸了一首白居易的《觀刈麥》。

身旁的三個人怔了一怔。

“今我何功德,從不事農桑。”李秋山不斷低吟這句話。

“一個從來沒有事過農桑的人,居然說對農事知之甚多。”白夏覺得自己這會兒有些上頭,但是她控制不住想懟他。

“小夏”

白夏看向身側三人,“請問,什麼是國之根本?”

李秋山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民者,國之根也。”

“那麼,民之根本是什麼?”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白夏用力搖著蒲扇,“說的不錯,可以這麼說,民富則國強,要想民富是不是要重農桑!”

“比如水稻,你們知道什麼時候耕種,知道什麼時候收割,

那麼你們知道什麼時候水要存多一些,什麼時候又該放水嗎?”

“水稻哪一階段應該施肥呢?”

“我瞭解過了,農事在科舉中只佔很小的一部分,這並不是重農事的表現。”

“周大人有一點很好,他不會固執己見,不會不懂裝懂。”

一會兒貶他,一會兒誇他,周勉也不知道該生氣還是該高興。

“但是,天底下這麼多官員,像他這樣的能有多少呢,不會農事又瞎指揮的官員也不在少數吧。”

“不知道有沒有因為不懂農事,而造成了農事損失事件呢?”

三個人同時沉默。

白夏看他們那樣就知道自己說的沒錯,唉,要是大慶官員都這樣,那麼這大慶

“吃棗藥丸。”

三人看著白夏離去的身影,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中。

最後還是周勉打破了這寂靜,“她剛剛說的吃棗藥丸是什麼東西?”

李秋山:“。”

司馬宸:“讓你補腦子的。”

周勉簡直要氣死了,手中的扇子直直指著司馬宸,“老師,你看他!”

李秋山瞥他一眼,“多吃點。”

周勉:“。”

白夏走到馬向元前面,“如何?”

馬向元心情無比激動,“還剩最後兩擔,秤完了,就能知道這一畝地到底有多少斤了。”

最後秤出來是,“兩千斤!”

“真的是兩千斤啊!!!”

“去年秋天種的我記得才一千斤啊,怎麼今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